关于到地的成语 (17个)

1

新来乍

成语拼音:
xīn lái zhà dào
成语解释:
刚来一个新的方不久。多形容人事关系或风土人情等不熟悉。乍:初、刚。
成语出处:
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:“好大胆丫头!新来乍,就恁少条失教的,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。”
2

蟠天际

成语拼音:
pán tiān jì dì
成语解释:
蟠:遍及;际:。指从天无所不在。形容气势博大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刻意》:“精神四达并流,无所不极,上际于天,下蟠于。”
3

通天彻

成语拼音:
tōng tiān chè dì
成语解释:
①形容本领十分高强。②从天处。
成语出处:
元·石君宝《李亚仙花酒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总饶你便通天彻的郎君,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。”
4

病入膏肓

成语拼音:
bìng rù gāo huāng
成语解释:
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5

匡其不逮

成语拼音:
kuāng qí bù dǎi
成语解释:
匡:纠正。逮:及,达。不逮:达不方。对于达不方给予纠正或帮助。亦作“匡所不逮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择其能正色弼违,匡救不逮者,以兼此选。”
6

鼠目寸光

成语拼音:
shǔ mù cùn guāng
成语解释:
老鼠的眼睛只能看一寸远的方。形容目光短浅;没有远见。
成语出处:
清 蒋士铨《临川梦》:“寻章摘句,别类分门,凑成各样新书,刻板出卖。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,拜辕门,盲称吓赞。”
7

哀鸿遍野

成语拼音:
āi hóng biàn yě
成语解释:
哀鸿:鸿雁找不安栖的方;没有目的飞着;悲哀叫着。比喻处都是呻吟呼号、流离失所的灾民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小雅 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8

通上彻下

成语拼音:
tōng shàng chè xià
成语解释:
①谓从天。②从上下。指所有的人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3卷:“天是举其大体而言,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,通上彻下而言。”
9

问心无愧

成语拼音:
wèn xīn wú kuì
成语解释:
愧:惭愧。问问自己;认为没有什么感惭愧的方。
成语出处: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》:“君无须问此,只问己心。问心无愧,即阴律所谓善。”
10

道三不着两

成语拼音:
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
成语解释:
道:说话;着:接触。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方。形容说话不着边际
成语出处: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苏王文》:“道三不着两,四下乱倡扬,取得经来唐三藏,再莫管他人瓦上霜。”
11

旱苗得雨

成语拼音:
hàn miáo dé yǔ
成语解释:
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场好雨。比喻在危难中得援助。
成语出处: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0回:“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,正如锦上添花,~。”
12

千虑一失

成语拼音:
qiān lǜ yī shī
成语解释:
失:错误。指聪明人的考虑,也会有不周方。
成语出处:
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13

泉石膏肓

成语拼音:
quán shí gāo huāng
成语解释:
泉石:指山水;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脏和隔膜之间叫“肓”,据说这是药力达不方。比喻嗜好山水成癖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》:“臣泉石膏肓,烟霞锢疾,既逢圣代,幸得逍遥。”
14

日锻月炼

成语拼音:
rì duàn yuè liàn
成语解释:
谓长期下苦功磨练,以求达精熟的步。
成语出处: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杜少陵三》:“天下事有意为之,辄不能尽妙,而文章尤然。文章之间,诗尤然。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,此所以用功者虽多,而名家者终少也。”
15

身历其境

成语拼音:
shēn lì qí jìng
成语解释:
亲身来某个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而曹公已临其境。”
16

无所不至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zhì
成语解释:
至:。指没有不方。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。”
17

问心有愧

成语拼音:
wèn xīn yǒu kuì
成语解释:
愧:惭愧。问问自己觉得有感惭愧的
成语出处: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31回:“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,便觉得不好。”
* 关于到地的成语 形容到地的成语 描述到地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