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发语词的成语 (3个)

1

不亦乐乎

成语拼音:
bù yì lè hū
成语解释:
亦:也;乎: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;相当于“吗”或“呢”。不也是快乐的吗?后用以形容事态展到过甚的地步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 学而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
2

都俞吁咈

成语拼音:
dōu yú yù zhé
成语解释:
“吁”念xu1。皆为古汉。吁,不同意;咈,反对;都,赞美;俞,同意。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吁!咈哉!’”又《益稷》:“禹曰:‘都,帝,慎乃在位。’帝曰:‘俞!’”本以表示尧、舜、禹等讨论政事时言的气,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。清·昭梿《啸亭杂
成语出处:
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吁!咈哉!’”又《益稷》:“禹曰:‘都,帝,慎乃在位。’帝曰:‘俞!’”
3

赫斯之威

成语拼音:
hè sī zhī wēi
成语解释:
赫:显耀。斯:气助。威:威严。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貌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应詹传》:“陛下宜奋赫斯之威,臣等当得负戈前驱,庶凭宗庙之灵,有征无战。”
* 关于发语词的成语 形容发语词的成语 描述发语词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