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君子的成语 (65个)
-
21
三谏之义
- 成语拼音:
- sān jiàn zhī yì
- 成语解释:
- 《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后以“三谏之义”指事君之正道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
-
22
在陈之厄
- 成语拼音:
- zài chén zhī è
- 成语解释:
- 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(孔子)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,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后因以“在陈之厄”指饥贫等困境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(孔子)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,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
-
23
君子之交
- 成语拼音:
- jūn zǐ zhī jiāo
- 成语解释:
- 贤者之间的交情,平淡如水,不尚虚华。
- 成语出处:
- 庄周《庄子 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”
-
24
猿鹤沙虫
- 成语拼音:
- yuán hè shā chóng
- 成语解释:
-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晋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军尽化,君子为猿为鹤,小人为虫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朴子·释滞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军之众,一朝尽化,君子为鹤,小人成沙。”后因以“猿鹤沙虫”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晋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军尽化,君子为猿为鹤,小人为虫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朴子·释滞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军之众,一朝尽化,君子为鹤,小人成沙。”
-
25
贤人君子
- 成语拼音:
- xián rén jūn zǐ
- 成语解释:
- 指有才有德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唐·陈子昂《明必得贤科》:“凡贤人君子,未尝不思效用,但无其类获进,所以湮没于时。”
-
26
正冠李下
- 成语拼音:
- zhèng guàn lǐ xià
- 成语解释:
- 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,以避免偷李的嫌疑。后以“正冠李下”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
-
27
恺悌君子
- 成语拼音:
- kǎi tì jūn zǐ
- 成语解释:
- 恺悌:平易近人。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二年》:“恺悌君子,神所劳矣。”
-
28
岂弟君子
- 成语拼音:
- qǐ dì jūn zǐ
- 成语解释:
- 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·小雅·青蝇》:“岂弟君子,无信谗言。”
-
29
仁义君子
- 成语拼音:
- rén yì jūn zǐ
- 成语解释:
-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,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戮过其罪,死不可生,纵虐于此,岁以巨计,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,而况行之于政乎?”
-
30
贤才君子
- 成语拼音:
- xián cái jūn zǐ
- 成语解释:
- 指有才有德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,不问少长,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。”
-
31
先小人后君子
- 成语拼音:
- 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
- 成语解释:
- 先不讲客气,说明条件,按章办事,然后再讲礼貌
- 成语出处:
-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49回:“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,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。”
-
32
一毫千里
- 成语拼音:
- yī háo qiān lǐ
- 成语解释:
- 语本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‘君子慎始;差若豪(毫)牦,缪以千里’。”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‘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,故君子慎始也。”卢辩注:“据《易说》言也。”谓差错虽微,造成的危害甚大。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‘君子慎始;差若豪(毫)牦,缪以千里’。”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‘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,故君子慎始也。”卢辩注:“据《易说》言也。”
-
33
整冠纳履
- 成语拼音:
- zhěng guàn nà lǚ
- 成语解释:
- 语本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,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后以“整冠纳履”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。
- 成语出处:
- 语本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,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-
34
楚囊之情
- 成语拼音:
- chǔ náng zhī qíng
- 成语解释:
- 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囊还自伐吴,卒。将死,遗言谓子庚:‘必城郢!’君子谓子囊忠……将死,不忘卫社稷,可不谓忠乎!”后因以“楚囊之情”谓爱国之情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囊还自伐吴,卒。将死,遗言谓子庚:‘必城郢!’君子谓子囊忠……将死,不忘卫社稷,可不谓忠乎!”
-
35
化若偃草
- 成语拼音:
- huà ruò yǎn cǎo
- 成语解释:
- 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。形容教化之易推行。语本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为政焉用杀,子欲善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必偃。”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为政焉用杀,子欲善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必偃。”
-
36
仆仆亟拜
- 成语拼音:
- pú pú jí bài
- 成语解释:
- 一再作揖行礼。语出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,非养君子之道也。”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,非养君子之道也。”
-
37
隐君子
- 成语拼音:
- yǐn jūn zǐ
- 成语解释:
- 隐居逃避尘世的人,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老子,隐君子也。”
-
38
博物君子
- 成语拼音:
- bó wù jūn zǐ
- 成语解释:
- 指博学多识的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 吴太伯世家》:“延陵季子之仁心,慕义无穷,见微而知清浊。呜呼,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!”《后汉书 周荣传》:“蕴椟古今,博物多闻,《三坟》之篇,《五集》之策,无所不览。”
-
39
即温听厉
- 成语拼音:
- jí wēn tīng lì
- 成语解释:
-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后以“即温听厉”称面受尊者的教诲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
-
40
恶居下流
- 成语拼音:
- wù jū xià liú
- 成语解释:
- 恶:讨厌,憎恨;下流:即下游,引伸为卑下的地位。憎恨处于下游。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。现也指不甘居下游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”
* 关于君子的成语 形容君子的成语 描述君子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