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喻名的成语 (29个)

1

利锁

成语拼音:
lì suǒ míng jiāng
成语解释:
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。
成语出处:
宋 方千里《庆春宫》词:“人生如寄,利锁缰,何用萦萦?”
2

声籍甚

成语拼音:
míng shēng jí shèn
成语解释:
声极大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陆贾列传》:“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,声籍甚。”
3

书竹帛

成语拼音:
míng shū zhú bó
成语解释:
书:书写,记载;竹帛:史书。把字留在史书上。比声永远流传
成语出处: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任贤》:“昔李陵,提步卒五千,不免身降匈奴,尚得书竹帛。”
4

下无虚

成语拼音:
míng xià wú xū
成语解释:
原意是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不虚传。
成语出处:
清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三卷:“俨如江西景德镇所烧窑器,瑰玮可观,可谓下无虚矣。”
5

豹死留皮

成语拼音:
bào sǐ liú pí
成语解释:
豹子死了,皮留在世间。比将好声留传于后世。
成语出处:
宋 欧阳修《王彦章画像记》:“公本武人,不知书,其语质,平生尝谓人曰:‘豹死留皮,人死留。’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。”
6

不舞之鹤

成语拼音:
bù wǔ zhī hè
成语解释:
舞:舞蹈。不舞蹈的鹤。比不副实的人。也用来讥讽人无能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排调》:“昔羊叔子有鹤善舞,尝向客称之,客试使驱来,氃氋不肯舞。”
7

白蚁争穴

成语拼音:
bái yǐ zhēng xué
成语解释:
竞逐利。
成语出处:
元 马谦斋《沉醉东风 自悟》曲:“取富贵青蝇竞血,进功白蚁争穴。”
8

臭不可当

成语拼音:
chòu bù kě dāng
成语解释:
当:承受。臭得使人受不了。比声极坏。
成语出处:
唐 柳宗元《东海若》:“刳而振其犀以嬉,取海水杂粪壤嶢蚘而实之,臭不可当也。”
9

臭不可闻

成语拼音:
chòu bù kě wén
成语解释:
臭得使人受不了。比声极坏。
成语出处:
唐·柳宗元《东海若》:“刳而振其犀以嬉,取海水杂粪壤蛲 而实之,臭不可当也。”
10

狗苟蝇营

成语拼音:
gǒu gǒu yíng yíng
成语解释:
为了利不择手段,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,象狗一样不知羞耻。
成语出处:
宋 文天祥《御试策一道》:“牛维马絷,狗苟蝇营,患得患失,无所不至者,无怪也。”
* 关于喻名的成语 形容喻名的成语 描述喻名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