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小兄弟的成语 (5个)

1

伯仲叔季

成语拼音:
bó zhòng shū jì
成语解释:
排行的次序,伯是老大,仲是第二,叔是第三,季是最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亦唯伯仲叔季图之。”
2

尺缕斗粟

成语拼音:
chǐ lǚ dǒu sù
成语解释:
粟:谷子。比喻不和或形容数量微
成语出处:
清·汪琬《新修至德庙碑》:“后世礼教既废,锥刀之末,尺缕斗粟之微,靡所不争。”
3

封胡羯末

成语拼音:
fēng hú jié mò
成语解释:
《晋书·列女传·王凝之妻谢氏》:“(谢道韫)初适凝之,还,甚不乐。安曰:‘王郎,逸少子,不恶,汝何恨也?’答曰:‘一门叔父有阿大(谢尚)、中郎(谢据);群从复有封胡羯末,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!’封谓谢韶,胡谓谢朗,羯谓谢玄末谓谢川,皆字也。”南朝宋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列女传·王凝之妻谢氏》:“(谢道韫)初適凝之,还,甚不乐。安曰:‘王郎,逸少子,不恶,汝何恨也?’答曰:‘一门叔父有阿大(谢尚)、中郎(谢据);群从复有封胡羯末,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!’”
4

让枣推梨

成语拼音:
ràng zǎo tuī lí
成语解释:
儿推让食物的典故。比喻友爱。
成语出处:
《梁书 王泰传》:“年数岁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上。群儿皆竞之,泰独不取。”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》李贤注引《孔融家传》:“年四岁时,每与诸共食梨,融辄引者。”
5

推梨让枣

成语拼音:
tuī lí ràng zǎo
成语解释:
汉末孔融七人,融居第六,四岁时,与诸共食梨,融取者,大人问其故,答道:“我儿,法当取者。”见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李贤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,群儿皆竞取,泰独不取。问之,答道:“不取,自当得赐。”见《梁书·王泰传》。后因以
成语出处:
汉末孔融七人,融居第六,四岁时,与诸共食梨,融取者,大人问其故,答道:“我儿,法当取者。”见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李贤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,群儿皆竞取,泰独不取。问之,答道:“不取,自当得赐。”见
* 关于小兄弟的成语 形容小兄弟的成语 描述小兄弟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