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弄口的成语 (15个)

1

搬唇

成语拼音:
bān chún nòng shé
成语解释:
①挑拨是非。②卖才。
成语出处:
①明 徐某《杀狗记 看书苦谏》:“搬唇舌,是心非,到底有失,不可轻信。”②许地山《海角底孤星》:“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舌罢。”
2

鸱鸮

成语拼音:
chī xiāo nòng shé
成语解释:
鸱鸮:猫头鹰一类的鸟,比喻小人。鸱鸮卖舌。比喻小人拨是非,得以逞强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枉了你扬威耀武,尽忠竭节,定国安邦,偏容他鸱鸮舌,乌鸦展翅,强配鸾凰。
3

张舌

成语拼音:
piàn kǒu zhāng shé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四折:“你道是同心共胆,还待要骗张舌,我只问你三回两歇,怎送的我二足双瘸!”
4

鸣舌

成语拼音:
nòng kǒu míng shé
成语解释:
:逞巧辩,搬是非;鸣:发声。掉舌。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。
成语出处:
南朝梁·任昉《奏弹范缜》:“鸣舌,只足饰非。”
5

颠唇簸嘴

成语拼音:
diān chún bò zuǐ
成语解释:
谓搬舌。
成语出处:
《醒世恒言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》:“王家若男若女,若大若小,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,如潘安再出,暗暗地颠唇簸嘴,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。”
6

斗唇合舌

成语拼音:
dòu chún hé shé
成语解释:
犹言耍嘴皮子,卖才。
成语出处:
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
7

掉三寸舌

成语拼音:
diào sān cùn shé
成语解释:
掉:摆动,摇。玩舌。多指进行游说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且郦生一士,伏轼掉三寸之舌,下齐七十余城。”
8

膏唇贩舌

成语拼音:
gāo chún fàn shé
成语解释:
犹言膏唇拭舌。贩舌,谓卖舌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陈·徐陵《与杨仆射书》:“其外膏唇贩舌,分路扬镳,无罪无辜,如兄如弟。”
9

膏唇歧舌

成语拼音:
gào chún qí shé
成语解释:
歧舌:卖才,说话反复无常。极力用语言打动人
成语出处:
清·钱谦益《复李叔则书》:“生平迂愚,耻以文字媚人,况敢膏唇歧舌,以诳知己。”
10

说是谈非

成语拼音:
shuō shì tán fēi
成语解释:
①评说是非。②指搬舌。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点绛唇·赠妓》:“不问生熟办酒食,他便要异盏传杯,说是谈非,斜眼相窥。”
* 关于弄口的成语 形容弄口的成语 描述弄口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