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意力的成语 (16个)

1

疏忽大

成语拼音:
shū hū dà yì
成语解释:
经常不集中注,粗心
成语出处:
孙犁《文林谈屑》:“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,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。”
2

鞭长莫及

成语拼音:
biān cháng mò jí
成语解释:
鞭:马鞭子;莫:不;及:够得上。马鞭虽长;但打不到马肚子上。原是说即使有量;也使不得;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。后比喻量达不到。
成语出处:
清 昭槤《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》:“滇、黔、蜀、粤地方边远,今将满兵遽撤,恐一旦有变,有鞭长莫及之虞。”
3

屏气敛息

成语拼音:
bǐng qì liǎn xī
成语解释:
指因心情紧张或注集中,暂止住了呼吸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8回:“瞿耐庵道:‘太太说得是,说得是。’连连屏气敛息,不敢作声。”
4

屏气慑息

成语拼音:
bǐng qì shè xī
成语解释:
暂时止住了呼吸。形容心情紧张或注过于集中的情状。
成语出处:
唐 卢肇《上王仆射书》:“今乃不遇圣君贤相,以仆射为日月照临,多士莫不屏气慑息。”
5

东张西望

成语拼音:
dōng zhāng xī wàng
成语解释:
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;注不集中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此时经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
6

聚精凝神

成语拼音:
jù jīng níng shén
成语解释:
聚:集合,会集。形容专心致志,注高度集中
成语出处:
冰心《寄小读者》:“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,接过礼物攒三集五,聚精凝神,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。”
7

目不转睛

成语拼音:
mù bù zhuǎn jīng
成语解释:
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
成语出处:
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
8

目不转视

成语拼音:
mù bù zhuǎn shì
成语解释:
眼珠一转不转。形容注集中,看得出神
成语出处:
清·黄宗羲《张南垣传》:“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,目不转视,手不再指,若金在冶,不假斧凿。”
9

倾耳注目

成语拼音:
qīng ěr zhù mù
成语解释:
注目:集中视线注看。原形容权势极大,为众敬畏。后也形容注极其集中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,当权者是矣,故谋能移主,威能慑下。”
10

全神贯注

成语拼音:
quán shén guàn zhù
成语解释:
贯注:集中在一点。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。形容注高度集中。
成语出处:
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人事太忙,不许我们全神贯注,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。”
* 关于意力的成语 形容意力的成语 描述意力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