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持正的成语 (10个)

1

无私

成语拼音:
bǐng zhèng wú sī
成语解释:
义,没有私念。
成语出处:
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二回:“闻得包公秉无私,不畏权势。”
2

祛邪

成语拼音:
fú zhèng qū xié
成语解释:
祛:去除。扶气,去除邪气。现用来指扶好的事物,纠错误倾向。
成语出处:
傅维康《医药史话·张仲景》:“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祛邪。”
3

平心

成语拼音:
píng xīn chí zhèng
成语解释:
,无所偏倚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且单于信女,使决人死生,不平心,反欲斗两主,观祸败。”
4

不挠

成语拼音:
chí zhèng bù náo
成语解释:
挠:弯曲。主公道,不偏不向,不屈服
成语出处:
《明史·蒋冕传》:“冕当德之季,主昏政乱,不挠,有匡弼功。”
5

不阿

成语拼音:
chí zhèng bù ā
成语解释:
守公派,不迎合阿谀。
成语出处:
明·范濂《云间据目抄》卷一:“平居议论臧贬,务不阿;与人交,不以盛衰为轩轾。”
6

负气仗义

成语拼音:
fù qì zhàng yì
成语解释:
凭借气,主义。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九卷:“小娥虽小,身体健壮如男子形。父亲把他许了历阳一个侠士,姓段名居贞,那人负气仗义,交游豪俊,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。”
7

纵曲枉直

成语拼音:
zòng qǔ wǎng zhí
成语解释:
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直的人。形容不主义。
成语出处:
《抱朴子·内篇·微旨》:“纵曲枉直,废公为私,刑加无辜。”
8

仗气直书

成语拼音:
zhàng qì zhí shū
成语解释:
仗:依靠,凭借。指坚义,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
成语出处:
《陈书·后主纪》:“其有负能仗气,摈压当时,……亦宜去此幽谷,翔兹天路。”
9

仗义执言

成语拼音:
zhàng yì zhí yán
成语解释:
仗义:主义;执言:说公道话。主义;说公道话。
成语出处:
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4回:“若以文、武、宣、平之灵,仗义执言,国悔罪,王室之福。”
10

仗义直言

成语拼音:
zhàng yì zhí yán
成语解释:
仗义:主义。指伸张义,说公道话
成语出处:
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回》:“此人姓范名汝为,仗义直言,救民水火。”
* 关于持正的成语 形容持正的成语 描述持正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