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无余的成语 (12个)
-
1
一览无遗
- 成语拼音:
- yī lǎn wú yí
- 成语解释:
- 览:看。遗:遗漏。一眼望去,一切事情都看到了,无一遗漏。亦作“一览无余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江左地促,不如中国,若使阡陌条畅,则一览而尽,故纡余委曲,若不可测。”
-
2
目无余子
- 成语拼音:
- mù wú yú zǐ
- 成语解释:
- 余子:其他的人。眼里没有旁人。形容自高自大,目中无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梁启超《新民说》:“目无余子,而我躬亦不知何存。”
-
3
扫地无遗
- 成语拼音:
- sǎo dì wú yí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扫地无余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·惠帝纪》:“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。”
-
4
荡然无余
- 成语拼音:
- dàng rán wú yú
- 成语解释:
-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近灾起柏梁,遂逐渠阁,青编素简,一同煨烬,湘囊綖柣,荡然无余。”
-
5
扫地无余
- 成语拼音:
- sǎo dì wú yú
- 成语解释:
- 同“扫地俱尽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梁·任昉《天监三年笨秀才文》:“百王之敝,齐李斯甚,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”
-
6
智均力敌
- 成语拼音:
- zhì jūn lì dí
- 成语解释:
-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《宣和书谱·行书二·虞世南》:“[虞世南]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
- 成语出处:
-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
-
7
一览无余
- 成语拼音:
- yī lǎn wú yú
- 成语解释:
-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江左地促,不如中国,若使阡陌条畅,则一览而尽,故纡余委曲,若不可测。”
-
8
纲常扫地
- 成语拼音:
- gāng cháng sǎo dì
- 成语解释:
- 纲常:三纲五常;扫地:比喻破坏无余。指纲纪、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7回:“史臣有《仇牧赞》云:‘世降道斁,纲常扫地。堂帘不隔,君臣交戏。’”
-
9
刮野扫地
- 成语拼音:
- guā yě sǎo dì
- 成语解释:
- 大风吹扫野地。喻杀获无余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文选·扬雄〈羽猎赋〉》:“鸟不及飞,兽不得过。军惊师骇,刮野扫地。”李善注:“言杀获皆尽,野地似乎扫刮也。”
-
10
斯文扫地
- 成语拼音:
- sī wén sǎo dì
- 成语解释:
- 斯文:指文化或文人;扫地:完全丧失;比喻破坏无余。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那位少爷话也收了;接过卷子来,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。”
-
11
星驾席卷
- 成语拼音:
- xīng jià xí juǎn
- 成语解释:
- 星驾:连夜驾车疾行;席卷:像卷席子一样包括无余。指连夜驾车出动,迅速前行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会公孙瓒师旅南驰,陆掠北境,臣即星驾席卷,与瓒交锋。”
-
12
衣冠扫地
- 成语拼音:
- yī guān sǎo dì
- 成语解释:
- 扫地:比喻破坏无余。指人不重名节,丧尽廉耻
- 成语出处:
- 宋·文天祥《留远亭》诗序:“诸酋又族妇抱刘以为戏。衣冠扫地,殊不可忍!”
* 关于无余的成语 形容无余的成语 描述无余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