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有正的成语 (11个)

1

兵出无名

成语拼音:
bīng chū wú míng
成语解释:
出兵没当理由。亦泛指行事无当理由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兵出无名,事故不成。”《晋书·石勒传》:“昔赤眉、黄巾横逆宇宙,所以一旦败亡者,以兵出无名,聚而为乱。”亦作“师出无名”。南朝陈·徐陵《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王书》:“辱告,承上党殿下及匹娄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兵出无名,事故不成。”
2

春秋无义战

成语拼音:
chūn qiū wú yì zhàn
成语解释:
春秋时代没义的战争。也泛指非义战争。
成语出处: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孟子曰:‘春秋无义战。’”
3

出师无名

成语拼音:
chū shī wú míng
成语解释:
谓没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莫离支杀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师无名哉?”
4

多歧亡羊

成语拼音:
duō qí wáng yáng
成语解释:
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复杂多变,没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5

师出无名

成语拼音:
shī chū wú míng
成语解释:
师:军队;名:名义;理由。出兵没当理由。也引申为做某事没当理由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高帝纪上》:“兵出无名,事故不成。”
6

无名之师

成语拼音:
wú míng zhī shī
成语解释:
当理由出征的军队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今弃万安之术,而兴无名之师,窃为公俱之。”
7

闲言碎语

成语拼音:
xián yán suì yǔ
成语解释:
①不满意的话;没根据的话。②与事无关的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惟敏《宫端好·徐我亭归田》:“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,闲言碎语须耽待。”
8

以聋辨声

成语拼音:
yǐ lóng biàn shēng
成语解释:
用聋的耳朵辨别声音。比喻没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
成语出处: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修身》:“不是师法,而好自用,譬之是犹以盲辨色、以聋辨声也,舍乱妄无为也。”
9

以盲辨色

成语拼音:
yǐ máng biàn sè
成语解释:
用盲眼去辨别色彩。比喻没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
成语出处: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修身》:“不是师法,而好自用,譬之是犹以盲辨色、以聋辨声也,舍乱妄无为也。”
10

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

成语拼音:
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,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
成语解释:
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当活动的自由
成语出处:
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2章:“可是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,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。”
* 关于有正的成语 形容有正的成语 描述有正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