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民民的成语 (193个)

1

成语拼音:
mín gāo mín zhī
成语解释:
膏、脂:油脂。比喻人用血汗创造的财富
成语出处:
宋 张唐英《蜀壽杌》下卷:“尔俸尔禄,脂。为人父母,罔不仁慈。”
2

成语拼音:
mín zhī mín gāo
成语解释:
脂、膏:动植物体内的油质。比喻劳动人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。
成语出处:
五代 孟昶《戒石文》:“尔俸尔禄,膏。”
3

病国殃

成语拼音:
bìng guó yāng mín
成语解释:
使国家受害,人遭受苦难。明·桑绍良《独乐园》楔子:“只因误用了王安石,创立新法,招呼党类,病国殃,天下骚然。”亦作“祸国殃”。郭沫若《不读书好求甚解》:“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,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~。”
成语出处:
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只为李林甫、杨国忠相继为相,妒贤妒能,病国殃,屈在下僚,不能施展其才。”
4

邦以为本

成语拼音:
bāng yǐ mín wéi běn
成语解释:
古代儒家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、得作为根本。
成语出处:
《尚书 五子之歌》:“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5

蠹国耗

成语拼音:
dù guó hào mín
成语解释:
危害国家和人。同“蠹国害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一》:“彼募化亦谋食之一道,必以其不耕不织为蠹国耗,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者,独僧尼耶?”
6

福国利

成语拼音:
fú guó lì mín
成语解释:
福:护佑。为国家和人造福谋利
成语出处:
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第一章:“林则徐给其妻郑夫人家书里说:‘盖以身许国,但求福国利,与无害。”
7

之口,甚于防川

成语拼音:
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
成语解释:
防:阻止;甚:超过。阻止人进行批评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。指不让人说话,必有大害。
成语出处: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者,宣之使言。”
8

国富

成语拼音:
guó fù mín qiáng
成语解释:
国家富足;人强健。
成语出处:
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》:“富国强,众安道泰。”
9

国以为本,以食为天

成语拼音:
guó yǐ mín wéi běn,mín yǐ shí wéi tiān
成语解释:
本:事物的根源或根基;天:指生存的首要条件。国家以人为根本,人以食物为头等大事
成语出处:
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夫国以为本,以食为天,不足食胡以养?”
10

生凋敝

成语拼音:
mín shēng diāo bì
成语解释:
生:人的生计;凋敝:破落;衰败。形容社会经济衰败;人生活困苦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循吏传序》:“用凋敝,奸宄不禁。”
* 关于民民的成语 形容民民的成语 描述民民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