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知识的成语 (131个)

121

学有专长

成语拼音:
xué yǒu zhuān cháng
成语解释:
专长:专门的学问和技能。形容在某一方面有专门或特殊才能
成语出处:
谢觉哉《心病还得心药医》:“难道他们都比你‘学有专长’吗?”
122

又红又专

成语拼音:
yòu hóng yòu zhuān
成语解释:
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和专门技术。
成语出处:
邓小平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,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,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,作出了成绩……就整个说来,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。”
123

渔经猎史

成语拼音:
yú jīng liè shǐ
成语解释:
渔、猎:涉猎。涉猎经典史籍。指泛读群书,广博
成语出处: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2卷:“进士王壡,渔经猎史之士也。”
124

有脚书厨

成语拼音:
yǒu jiǎo shū chú
成语解释:
戏称记闻精确、渊博的人。
成语出处:
宋·龚明之《中吴纪闻·有脚书厨》:“[龚程]自幼读书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庐,攻苦食淡,手未尝释卷。记问精确,经传子史,无不通贯。,乡人号为‘有脚书厨’。”
125

以书为御

成语拼音:
yǐ shū wéi yù
成语解释:
按照书本上学来的去驾驭马匹。比喻死守教条,难以成事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谚曰:‘以书为御者,不尽于马之情。以古制今者,不达于事之变。’”
126

芸芸众生

成语拼音:
yún yún zhòng shēng
成语解释:
佛家语;指世间众多的生灵。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的人。芸芸:众多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十六章:“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”
127

凿破浑沌

成语拼音:
záo pò hùn dùn
成语解释:
浑沌:传说中的中央之帝。指违反自然,致成祸害。也指开通耳目,增长人的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是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
128

馈贫之粮

成语拼音:
zuò pín zhī liáng
成语解释:
广博的见闻是赠给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。
成语出处: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是以临篇缀虑,必有二患:理郁者苦贫,辞溺者伤乱,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,贯一为拯乱之药。”
129

尊贤爱物

成语拼音:
zūn xián ài wù
成语解释:
尊敬贤才,爱护人民,指尊重,爱护人才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皇甫谧传》:“蚕而后衣,耕而后食,先人后己,尊贤爱物,南土人士咸崇敬之。”
130

朝益暮习

成语拼音:
zhāo yì mù xí
成语解释:
朝:白天;益:增加;暮:晚上。白天学习新,晚上就温习。形容学习用功
成语出处:
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仲·弟子职》:“朝益暮习。”
131

智圆行方

成语拼音:
zhì yuán xíng fāng
成语解释:
圆:圆满,周全;方:端正,不苟且。要广博周备,行事要方正不苟。
成语出处:
《文子 微明》:“老子曰:凡人之道,心欲小,志欲大;智欲圆,行欲方。”
* 关于知识的成语 形容知识的成语 描述知识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