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论行的成语 (8个)

1

格杀勿

成语拼音:
gé shā wù lùn
成语解释:
格:打;格杀:打死;勿:不罪。指把拒捕、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罪。
成语出处:
清 林则徐《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》:“驶近夷路,概追击,倘敢逞凶拒捕,格杀勿。”
2

直言危

成语拼音:
zhí yán wēi xíng
成语解释:
危:高耸的样子,引申为端正,正直。正直的言
成语出处:
唐·白居易《使百职修皇纲振》:“以直言危者为狂愚,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。”
3

矫言伪

成语拼音:
jiǎo yán wěi xíng
成语解释:
指言为虚伪不实。
成语出处:
宋·秦观《议下》:“矫言伪之人,弊车羸马窜伏岩冗,以幸上之爵禄。”
4

同出一辙

成语拼音:
tóng chū yī zhé
成语解释:
两种言为完全一样。
成语出处:
5

望空捉影

成语拼音:
wàng kōng zhuō yǐng
成语解释:
犹言捕风捉影。比喻言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只凭数句之话,望空捉影,以陷臣罪。”
6

一秉大公

成语拼音:
yī bǐng dà gōng
成语解释:
谓言事全秉公心。
成语出处:
明·张居正《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》:“仆近来用人处事,一秉大公。”
7

成语拼音:
lùn gōng xíng fēng
成语解释:
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汉五年,既杀项羽,定天下,封。”
8

成语拼音:
lùn gōng xíng shǎng
成语解释:
:按照;:施。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》:“时赏,以为驻敌之功大,退敌之功小。”
* 关于论行的成语 形容论行的成语 描述论行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