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词意的成语 (11个)

1

效犬马力

成语拼音:
xiào quǎn mǎ lì
成语解释:
效劳的谦思是效犬马之劳。
成语出处:
《水浒传》第八二回:“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,非不效犬马力,奈缘暑热,军士不伏水土。”
2

习焉不察

成语拼音:
xī yān bù chá
成语解释:
习:习惯;焉:语气,有“于此”的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
3

不以

成语拼音:
bù yǐ cí hài yì
成语解释:
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。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8回:“句究竟还是末事,第一是立要紧,若趣真了,连句不用修饰,自是好的;这叫做‘不以’。”
4

不逮

成语拼音:
cí bù dǎi yì
成语解释:
犹言不达
成语出处:
清·龙启瑞《覆唐子实书》:“嗣有四乡联团之议,曾泐数行奉达,仓卒中不逮。”
5

成语拼音:
qiǎn cí cuò yì
成语解释:
见“遣辞措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吴开《优古堂诗话》:“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,则遣,皆相缘以起,有不自知其然者。”
6

成语拼音:
mìng cí qiǎn yì
成语解释:
见“命辞遣”。
成语出处:
王闿运《郭新楷传》:“军檄笺启,日有百数,新楷命,轻重悉宜。”
7

成语拼音:
qiǎn cí lì yì
成语解释:
同“遣辞措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0回:“你这小妮子,学得几时唱,就晓得遣。”
8

成语拼音:
qiǎn cí zào yì
成语解释:
同“遣辞措”。
成语出处:
吴晗《学习集·葬花诗和》:“虽然文字不同,但遣,却是有一脉相通之处的。”
9

不达

成语拼音:
cí bù dá yì
成语解释:
达:表达。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思。也作“文不逮”、“辞不达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0回:“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;不然,必有个不达的毛病。”
10

成语拼音:
yǐ cí hài yì
成语解释:
见“以辞害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太白‘斗酒诗百篇’,‘东坡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’,不过一时兴到语,不可以。”
* 关于词意的成语 形容词意的成语 描述词意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