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难言的成语 (10个)
-
1
难言兰臭
- 成语拼音:
- nán yán lán xiù
- 成语解释:
- 难言:谈不上;臭:味;兰臭:像兰花一样的香味。指气味相投的朋友
- 成语出处:
- 《周易·系辞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-
2
有口难言
- 成语拼音:
- yǒu kǒu nán yán
- 成语解释:
- 言:说。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。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;不便或不敢说出来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苏轼《醉醒者》诗:“有道难行不如醉,有口难言不如睡。”
-
3
哽噎难言
- 成语拼音:
- gěng yē nán yán
- 成语解释:
- 哽:声气阻塞;噎:嗓子被食物堵塞。形容悲痛气塞,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
- 成语出处:
- 冰心《斯人独憔悴》:“颖石说到这里,已经哭得哽噎难言。”
-
4
难言之隐
- 成语拼音:
- nán yán zhī yǐn
- 成语解释:
- 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钱谦益《跋留庵》:“钱氏少为党魁,晚托禅悦,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。”
-
5
哽咽难言
- 成语拼音:
- gěng yè nán yán
- 成语解释:
- 不能痛快的说出来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4回:“袭人哽咽难言。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。”
-
6
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
- 成语拼音:
-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,yǒu kǔ shuō bù chū
- 成语解释:
- 黄连:中药,味苦。哑巴吃了黄连,嘴里说不出来。比喻有苦难言
- 成语出处:
-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一章:“寡妇孤儿,恐怕受人欺侮,真是‘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’”
-
7
哑子漫尝黄柏味,自家有苦自家知
- 成语拼音:
-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,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
- 成语解释:
- 哑子:哑巴;黄柏:黄檗,味苦。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,知苦说不出。比喻有苦难言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文姜深闺寂寞,怀念诸儿,病势愈加,却是胸中展转,难以出口。正是‘哑子漫尝黄柏味,自家有苦自家知。’”
-
8
欲言又止
- 成语拼音:
- yù yán yòu zhǐ
- 成语解释:
- 想说又停止;不说。常形容有难言的苦衷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语甚凄楚,惊问之,欲言而止者再。”
-
9
狼吃幞头
- 成语拼音:
- láng chī fú tóu
- 成语解释:
- 狼衔去人的幞头,吞不下又吐不出。比喻有苦难言,强自忍耐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你便骂我一千场,便拷我三十顿,我则索狼吃幞头,心儿自忍。”
-
10
哑子吃黄连,说不出的苦
- 成语拼音:
-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,shuō bù chū de kǔ
- 成语解释:
- 黄连:中药,味苦。哑巴吃了黄连,嘴里说不出来。比喻有苦难言
- 成语出处:
-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只苦我国不知地理,哑子吃黄连,说不出的苦。”
* 关于难言的成语 形容难言的成语 描述难言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