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难问的成语 (10个)

1

打退堂鼓

成语拼音:
dǎ tuì táng gǔ
成语解释:
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题时;向后退缩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左右,打散堂鼓,将马来,回私宅去也。”
2

多闻阙疑

成语拼音:
duō wén què yí
成语解释:
阙疑:把疑题保留下来,不下判断。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,把疑题保留下来,暂不下判断。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。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多闻阙疑,慎言其余,则寡尤。”
3

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

成语拼音:
jīng chéng suǒ zhì,jīn shí wéi kāi
成语解释:
人的诚心所到,能感动天地,使金石为之开裂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,什么疑题都能解决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渔父》:“真者,精诚之至也,不精不诚,不能动人。”
4

锦囊妙计

成语拼音:
jǐn náng miào jì
成语解释:
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;锦囊:用锦做成的袋子。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;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题的好办法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4回:“汝保主公入吴,当领此三个锦囊。囊中有三条妙计,依次而行。”
5

听微决疑

成语拼音:
tīng wēi jué yí
成语解释:
微:隐微。注意细微的情节,解决疑题。形容思想缜密,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
成语出处:
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,能屏谗权实。”
6

万应灵丹

成语拼音:
wàn yìng líng dān
成语解释:
能治各种病的灵药。比喻一种能解决各种疑题的办法。
成语出处:
7

小学而大遗

成语拼音:
xiǎo xué ér dà yí
成语解释:
小:指不知句读;大:指不解疑题;而:转折连词,可是;遗:弃。小的方面则要学习,大的方面却放弃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师说》:“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”
8

执经

成语拼音:
zhí jīng wèn nán
成语解释:
手捧经书,质疑。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飨射礼毕,帝正坐自讲,诸儒执经于前,冠带缙绅之人,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。”
9

质疑

成语拼音:
zhì yí wèn nàn
成语解释:
质疑:请人解答疑;癌:对于疑反复讨论、分析或辩论。提出疑,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。
成语出处:
清 徐枋《与曾青藜书》:“此既古人之所有取,亦友朋质疑之一乐也。”
10

成语拼音:
cǐ wèn bǐ nán
成语解释:
这个诘,那个责
成语出处:
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送灶日漫笔》:“讨论题,研究章程,此,风起云涌。”
* 关于难问的成语 形容难问的成语 描述难问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