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食食的成语 (304个)

21

案方丈

成语拼音:
shí àn fāng zhàng
成语解释:
同“前方丈”。
成语出处: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孝养》:“高台极望,案方丈,而不可谓孝。”
22

不重味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chóng wèi
成语解释:
味:菜肴。吃饭不要两样菜肴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成语出处: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”
23

必方丈

成语拼音:
shí bì fāng zhàng
成语解释:
同“前方丈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刘穆之传》:“性奢豪,必方丈,旦辄为十人馔。”
24

不兼味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jiān wèi
成语解释:
见“不二味”。
成语出处:
《韩诗外传》第八卷:“大侵之礼,君不兼味,台榭不饰,道路不除。”
25

不累味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lèi wèi
成语解释:
同“不二味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“士阶三尺,茅茨不翦,不累味,刑措不用。”
26

衣单

成语拼音:
yī dān shí bó
成语解释:
衣裳单薄,物很少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例如八路军、新四军及其他军队,待遇最为菲薄,衣单薄,弹药不继,医疗不备。”
27

丰衣

成语拼音:
zú shí fēng yī
成语解释:
丰衣足。形容生活富裕。
成语出处:
清·嬴宗季女《六月霜·恤纬》:“劝夫人省可闲愁绪,足丰衣无所虑,何况俺爷贵胄都时誉。”
28

足衣足

成语拼音:
zú yī zú shí
成语解释:
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》:“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,犹如舟船,般运众生,达于彼岸。此时总得见佛,今世足衣足。”
29

暖衣

成语拼音:
bǎo shí nuǎn yī
成语解释:
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人之有道也,饱暖衣,逸居而无教,则近于禽兽。”
30

弊衣箪

成语拼音:
bì yī dān shí
成语解释:
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。指生活清苦。
成语出处:
《周书 儒林传论》:“其沉默孤微者,亦笃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饰腐儒之姿,达则不过侍讲训胄,穷则终于弊衣箪。”
31

弊衣蔬

成语拼音:
bì yī shū shí
成语解释:
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。指生活俭朴。亦作“弊衣箪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周书·柳虯传》:“弊衣蔬,未尝到改操。”
32

布衣疏

成语拼音:
bù yī shū shí
成语解释:
疏:通“蔬”,蔬菜。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去位家居,亦布衣疏。”
33

弊衣疏

成语拼音:
bì yī shū shí
成语解释:
破旧的衣着,粗粝的饭。指生活清苦。
成语出处:
《周书 柳虬传》:“弊衣疏,未尝改操。”
34

粗衣恶

成语拼音:
cū yī è shí
成语解释:
粗劣的衣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 魏志 司马朗传》:“虽在军旅,常粗衣恶,俭以率下。
35

草衣木

成语拼音:
cǎo yī mù shí
成语解释:
木:树。编草为衣,以树木果实为。形容衣简单,生活清苦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这出家无过草衣木,熬枯受淡。”
36

豆羹

成语拼音:
dān shí dòu gēng
成语解释:
箪:盛饭的竹器;豆:古代盛物的器皿。一箪饭,一豆羹汤。指少量饮。比喻小利
成语出处: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箪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”
37

鸣钟

成语拼音:
dǐng shí míng zhōng
成语解释:
亦作“鼎鸣锺”。击钟列鼎而。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。
成语出处:
宋·王禹偁《贤人不家赋》:“将期乎鼎鸣钟,宁虞往吝。”
38

恶衣薄

成语拼音:
è yī bó shí
成语解释:
衣:衣服;薄:淡薄;:事物。形容生活清苦
成语出处:
《文中子 事君》:“恶衣薄,少思寡欲。”
39

恶衣恶

成语拼音:
è yī è shí
成语解释:
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物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40

恶衣粝

成语拼音:
è yī lì shí
成语解释:
粝:糙米。穿粗劣的衣服,吃糙米做的饭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礼义信足以成德论》:“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,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,而自为百工。”
* 关于食食的成语 形容食食的成语 描述食食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