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食食的成语 (304个)

41

恶衣蔬

成语拼音:
è yī shū shí
成语解释:
同“恶衣菲”。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孔元方》:“元方仁慈,恶衣蔬。”
42

菲衣恶

成语拼音:
fěi yī è shí
成语解释:
菲:微,薄。简单粗劣的衣。形容生活俭朴
成语出处:
《宋史·李韶传》:“九重菲衣恶,卧薪尝胆,使上下改虑易听,然后可图。”
43

攻苦

成语拼音:
gōng kǔ shí jiǎn
成语解释:
犹攻苦淡。
成语出处:
明·王世贞《觚不觚录》:“余举进士,不能攻苦俭。”
44

好衣

成语拼音:
gān shí hǎo yī
成语解释:
甘:甜。指吃穿都是好的。形容生活奢华
成语出处:
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80章:“甘其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”
45

侯服玉

成语拼音:
hóu fú yù shí
成语解释:
侯服:王侯之服;玉:珍美品。穿王侯的衣服,吃珍贵的物。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荒殖其货。侯服王,败俗伤化。”
46

粗衣

成语拼音:
lì shí cū yī
成语解释:
粝:粗米。粗布衣服,粗劣的品。比喻生活清苦。
成语出处:
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·大公资助张协》:“奴供备粝粗衣。”
47

靡衣玉

成语拼音:
mí yī yù shí
成语解释:
美衣美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六国论·论养士》:“靡衣玉,以馆於上者,不可胜数。”
48

缺衣少

成语拼音:
quē yī shǎo shí
成语解释:
不足。指贫穷。亦作“缺无衣”。
成语出处:
明李贽《焚书 复李渐老书》:“即此衣之赐,既深以为喜,则缺衣少之烦恼不言而知也。”
49

日旰不

成语拼音:
rì gàn bù shí
成语解释:
同“日旰忘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皮日休《忧赋》:“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,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。”
50

日昃不

成语拼音:
rì zè bù shí
成语解释:
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。形容专心致志,勤勉不懈。
成语出处:
清·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》:“况欲以过门不入、日昃不之世,反诸标枝野鹿,其不为西晋者几希?”
51

不充饥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chōng jī
成语解释:
犹言不果腹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刘彧《立晋熙王嗣诏》:“而诸孙纩不温体,不充饥,付之姆你之手。”
52

不遑味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huáng wèi
成语解释:
同“不甘味”。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今臣居外,非不厚也,而寝不安席,不遑味者,伏以为二方未克为念!”
53

不兼肉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jiān ròu
成语解释:
吃饭不用两道肉。谓饮节俭。
成语出处:
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昔晋国若奢,文公以俭矫之,乃衣不重帛,不兼肉,无几时,人皆大布之衣,脱粟之饭。”
54

不念饱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niàn bǎo
成语解释:
饱:吃足。饮不要求饱,指饮要有节制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今虽已老,而复‘戒之在得’,故日夜惕厉,思自降损。居不求安,不念饱。”
55

不求饱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qiú bǎo
成语解释:
饱:吃足。饮不要求饱,指饮要有节制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宽饶居不求安,不求饱,进有忧国之心,退有死节之义。”
56

不厌精,脍不厌细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yàn jīng,kuài bù yàn xì
成语解释:
厌:满足;脍:细切的肉。粮舂得越精越好,肉切得越细越好。形容物要精制细做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乡党》:“斋必变,居必迁坐。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”
57

不知味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zhī wèi
成语解释:
同“不甘味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白居易《初授给遗献书》:“臣所以授官已来,仅将十日;不知味,寝不遑安;唯思粉身,以答殊宠,但未获粉身之所耳。”
58

不终味

成语拼音:
shí bù zhōng wèi
成语解释:
同“不甘味”。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曹植《释愁文》:“坐不安席,不终味,遑遑汲汲,或憔或悴。”
59

日万钱

成语拼音:
shí rì wàn qián
成语解释:
每天饮要花费上万的钱。形容饮极奢侈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何曾传》:“日万钱,犹曰无下箸处。”
60

为民天

成语拼音:
shí wéi mín tiān
成语解释:
谓粮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涉务》:“夫为民天,民非不生矣,三日不粒,父子不能相存。”
* 关于食食的成语 形容食食的成语 描述食食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