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i的成语 (547个)

481

朽木之才

成语拼音:
xiǔ mù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朽木:腐烂的木头。像烂木头的人才。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的人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三折:“量你何足道哉,斗筲之器,粪土之墙,朽木之才,精狗儿之人。”
482

学浅才疏

成语拼音:
xué qiǎn cái shū
成语解释:
才能不高,学识不深(多用作自谦的话)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神思》:“若学浅而空迟,才疏而徒速,以斯成器,未之前闻。”
483

学疏才浅

成语拼音:
xué shū cái qiǎn
成语解释:
同“学浅才疏”。
成语出处:
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南浦嘱别》:“你读书思量做状元,我只怕你学疏才浅。”
484

希世之才

成语拼音:
xī shì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指世间很少有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欲解倒悬之厄,须杖希世之才。”
485

相体裁衣

成语拼音:
xiàng tǐ cái yī
成语解释:
相:视。量体裁衣,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
成语出处:
清·李渔《巧团圆·认母》:“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说一番,看他做得什么事来,然后相体裁衣,把个地位安顿他便了。”
486

想望风采

成语拼音:
xiǎng wàng fēng cǎi
成语解释:
想望:仰慕。风采:风度神采。非常仰慕其人,渴望一见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初辅幼主,政自己出,天下想闻其风采。”
487

想望丰采

成语拼音:
xiǎng wàng fēng cǎi
成语解释:
见“想望风采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明史·冯琦传》:“数陈谠论,中外想望丰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
488

学优才赡

成语拼音:
xué yōu cái shàn
成语解释:
赡:充裕。学问好,又富有才气
成语出处:
《元史·李冶传》:“素闻仁卿学优才赡,潜德不耀,久欲一见,其勿他辞。”
489

祥云瑞彩

成语拼音:
xiáng yún ruì cǎi
成语解释:
祥:吉祥。形容吉祥高照,运气好,有福兆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鱼篮记》第四折:“你看俺佛门现万道金光,满天现祥云瑞彩也。”
490

衣不重彩

成语拼音:
yī bù chóng cǎi
成语解释:
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
成语出处: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,食不重味,衣不重彩,虽有五台之游,未尝一日登玩。”
491

衣不重采

成语拼音:
yī bù chóng cǎi
成语解释:
重:重叠;采:通“彩”。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,生活节俭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身自耕作,夫人自织,食不加肉,衣不重采。”
492

一波才动万波随

成语拼音:
yī bō cái dòng wàn bō suí
成语解释:
指一波方动,万波随之而起。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。
成语出处:
宋 惠洪《冷斋夜话 船子和尚偶》:“千尺丝纶直下垂,一波才动万波随。”
493

衣不兼彩

成语拼音:
yī bù jiān cǎi
成语解释:
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
成语出处:
清·汪琬《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》:“素无铅华甘脆之好,衣不兼彩,食不重味。”
494

衣不兼采

成语拼音:
yī bù jiān cǎi
成语解释:
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游侠传·朱家》:“家亡余财,衣不兼采,食不重味。”
495

一表人才

成语拼音:
yī biǎo rén cái
成语解释:
形容人的相貌;仪表都很出色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夫人,放着你这一表人物,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!”
496

一表人材

成语拼音:
yī biǎo rén cái
成语解释:
见“一表人物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刘璋《飞花艳想》第一回:“友梅生得一表人材,美如冠玉,又且颖悟过人,做的文章,便篇篇锦绣,字字珠玑,十五岁上,就领了钱塘县学批首。”
497

衣不完采

成语拼音:
yī bù wán cǎi
成语解释:
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家无余财,衣不守采,食不重味。”
498

义不主财,慈不主兵

成语拼音:
yì bù zhǔ cái,cí bù zhǔ bīng
成语解释:
主:掌管。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,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
成语出处:
宋·陈元靓《事林广记·警世格言》:“义不主财,慈不主兵。”
499

咬菜根

成语拼音:
yǎo cài gēn
成语解释:
能够吃菜根过日子。形容能忍受艰苦的生活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学》:“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,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,可不戒哉!”
500

玉尺量才

成语拼音:
yù chǐ liáng cái
成语解释:
玉尺:玉制的尺,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。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。
成语出处:
唐·李白《上清宝鼎》诗:“仙人持玉尺,度君多少才;玉尺不可尽,君才无时休。”
* cai成语,cai的成语,带ca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