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i的成语 (547个)

501

因材施教

成语拼音:
yīn cái shī jiào
成语解释:
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进行;教:教育。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 为政》子游问孝、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502

沿才受职

成语拼音:
yán cái shòu zhí
成语解释:
根据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齐·王融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必待天爵具修,人纪咸事,然后沿才受职,揆务分司。”。受,一本作“授”。
503

沿才授职

成语拼音:
yán cái shòu zhí
成语解释:
沿:顺着,按照;授:任命。按照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
成语出处:
504

有才无命

成语拼音:
yǒu cái wú mìng
成语解释:
有才能但遭遇不好。指不得志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甫《寄狄明府博济》诗:“比看书父四十人,有才无命百寮底。”
505

莺猜燕妒

成语拼音:
yīng cāi yàn dù
成语解释:
比喻遭人猜忌。
成语出处:
清·王鹏运《摸鱼子》:“算年年、莺猜燕妒,仙缘知在何处?”
506

有财有势

成语拼音:
yǒu cái yǒu shì
成语解释:
既有钱财,又有势力。同“有钱有势”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比如一边有财有势,那趋财慕势的多只向一边去。”
507

倚财仗势

成语拼音:
yǐ cái zhàng shì
成语解释:
倚、仗:凭借。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表兄薛蟠,倚财仗势,打死人命,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。”
508

咬得菜根

成语拼音:
yǎo dé cài gēn
成语解释:
旧指安贫守道。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小学·善行实敬身》:“汪信民尝言:‘人常咬得菜根,则百事可做。’”
509

遗风余采

成语拼音:
yí fēng yú cǎi
成语解释:
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时序》:“应对固无方,篇章亦不匮,遗风余采,莫与比盛。”
510

意广才疏

成语拼音:
yì guǎng cái shū
成语解释:
意:意愿,志向。志向远大,但才能浅薄。指志大才疏。
成语出处:
宋·杨万里《陈公墓志铭》:“臣素不识浚,亦闻其人意广才疏,虽有勤王之节,安蜀之功,然其败事亦不少。”
511

扬己露才

成语拼音:
yáng jǐ lù cái
成语解释:
露:显露;扬:表现。显露自己的才能。也比喻炫耀才能,表现自己。
成语出处:
汉 班固《离骚序》:“今若屈原,露才扬己,竞乎危国群小之间,以离谗贼。”
512

淹荠燎菜

成语拼音:
yān jì liáo cài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513

一介之才

成语拼音:
yī jiè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微小的才能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臣诗伏自惟忖,本以史吏一介之才,遭陛下创制大业,贤俊在外,空乏之间,超受大恩。”《文选·陆倕〈石阙铭序〉》:“兴建庠序,启设郊丘,一介之才必记,天文之典咸秩。”吕向注:“一介,谓小才也。”
514

引决自裁

成语拼音:
yǐn jué zì cái
成语解释:
引决:同“引诀”,自杀;自裁:自杀。指自杀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及罪至罔加,不能引决自财(裁)。”
515

隐鳞藏彩

成语拼音:
yǐn lín cáng cǎi
成语解释:
比喻潜藏起来,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逸民传 陈留老父》:“夫龙不隐鳞,凤不藏羽,网罗高悬,去将安所。”
516

倚马长才

成语拼音:
yǐ mǎ cháng cái
成语解释:
倚:靠着。比喻才思敏捷,文章写得快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7回:“两人不来多嘴,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,及倚马长才王式通,悉心研究……”
517

殷民阜财

成语拼音:
yīn mín fù cái
成语解释:
殷:富足。阜:多,盛;丰富。使百姓富足,使财物丰富。亦作“民殷财阜”、“殷民阜利”。
成语出处:
汉·扬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,明道信义。”
518

逸群之才

成语拼音:
yì qún zhī cái
成语解释:
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。
成语出处:
汉·徐幹《中论·虚道》:“故君子常虚其心志,恭其容貌,不以逸群之才,加乎众人之上。”
519

羊踏菜园

成语拼音:
yáng tà cài yuán
成语解释:
羊跑进菜园。比喻吃素的人偶尔吃一顿荤食
成语出处:
清·韩廷锡《山中答孟韩妹书》:“二哥在山中,已是长素,忽寄若干肉至,得无羊踏菜园乎?”
520

衣无二彩

成语拼音:
yī wú èr cǎi
成语解释:
身上没有第二件彩衣。形容衣着朴素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朝廷躬自菲薄,去绝奢饰,食不兼味,衣无二彩。”
* cai成语,cai的成语,带ca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