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o的成语 (900个)

201

颠鸾倒凤

成语拼音:
diān luán dǎo fèng
成语解释:
比喻顺序失常。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。
成语出处:
金 元好问《促拍丑奴儿 学闲闲公体》词:“无情六合乾坤里,颠鸾倒凤,撑霆裂月,直被消磨。”
202

颠来倒去

成语拼音:
diān lái dǎo qù
成语解释:
翻过来倒过去,来回重复。
成语出处:
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64卷:“圣人做出许多文章制度礼乐,颠来倒去,都只是这一个道理做出来。”
203

蹈厉奋发

成语拼音:
dǎo lì fèn fā
成语解释:
蹈:踩,引伸为做,实行;厉:猛烈,迅疾;奋:振作;发:激励。精神振奋,行动迅猛。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9回:“吾父老子弟,尤当蹈厉奋发,为民前躯。”
204

蹈厉发扬

成语拼音:
dǎo lì fā yáng
成语解释:
蹈厉:踏地猛厉;发扬:奋发。比喻奋勇直前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大公之志也。”
205

道路藉藉

成语拼音:
dào lù jí jí
成语解释:
藉藉:杂乱众多的样子。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
成语出处: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5回:“执事胸中方略,非局外人所能窥,而道路藉藉,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,而从事于武力解决。”
206

稻粱谋

成语拼音:
dào liáng móu
成语解释:
谋:谋求。禽鸟寻找食物。比喻人谋求衣食
成语出处:
唐·杜甫《同诸公登慈恩寺塔》诗:“君看随阳雁,各有稻粱谋。”
207

倒廪倾囷

成语拼音:
dǎo lǐn qīng fèng
成语解释:
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。比喻罄其所有、尽其所知。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答窦秀才书》:“虽使古之君子,积道藏德,遁其光而不曜,胶其口而不传者,遇足下之请恳恳,犹将倒廪倾囷,罗列而进也。”
208

盗铃掩耳

成语拼音:
dào líng yǎn ěr
成语解释:
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同“盗钟掩耳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伤时子《苍鹰击 戕藩》:“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,卖国甘心作帝皇,有甚商量。”
209

道路以目

成语拼音:
dào lù yǐ mù
成语解释:
人们在路上相遇;只是相互看看;心里有怒怨;可什么话也不敢说。形容反动统治暴虐;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。
成语出处:
《国语 周语上》:“王怒,得卫巫,使监谤者,以告,则杀之。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”
210

道路指目

成语拼音:
dào lù zhǐ mù
成语解释:
指目:手指而目视。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,用眼看着。形容事情十分明显
成语出处:
邹韬奋《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》:“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,道路指目,当非空穴来风。”
211

蹈厉之志

成语拼音:
dǎo lì zhī zhì
成语解释:
蹈厉:踏地猛烈。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。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。
成语出处:
明·刘基《齐侯袭莒》:“发扬蹈厉之志,以成从简尚功之俗。”
212

道貌岸然

成语拼音:
dào mào àn rán
成语解释:
道貌:正经;严肃的外貌;岸然:高傲;严肃的样子。形容神态庄重;外貌严肃正经。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。也作“岸然道貌”。
成语出处:
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成仙》:“道貌岸然。”
213

盗名暗世

成语拼音:
dào míng àn shì
成语解释:
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
成语出处:
《荀子·不苟》:“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。”
214

低眉倒运

成语拼音:
dī méi dǎo yùn
成语解释:
倒霉,失意
成语出处:
草明《婚事》:“你记住吧!人总有个低眉倒运的时候。”
215

大马金刀

成语拼音:
dà mǎ jīn dāo
成语解释:
①形容豪爽,气派大。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,不留情面。
成语出处: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:“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,反眉一皱,说:‘你怎么这么俗啊?起来!’”
216

道貌凛然

成语拼音:
dào mào lǐn rán
成语解释:
犹道貌岸然。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光严整行之次,忽见维摩,道貌凛然,仪形垒落。”
217

盗名欺世

成语拼音:
dào míng qī shì
成语解释:
窃取名誉;欺骗世人。
成语出处:
荀况《荀子 不苟》:“夫贫贱者则求柔之,是非仁人之情也,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,险莫大焉。”
218

道貌俨然

成语拼音:
dào mào yǎn rán
成语解释:
见“道貌岸然”。
成语出处:
巴金《家》九:“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,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。”
219

大逆不道

成语拼音:
dà nì bù dào
成语解释:
逆:背叛;不道: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。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;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。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,大逆无道。”
220

大逆无道

成语拼音:
dà nì wú dào
成语解释:
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,大逆无道。”
* dao成语,dao的成语,带dao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