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的成语 (518个)

401

胜读十年书

成语拼音:
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
成语解释:
胜:超过。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。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。
成语出处:
《二程全书 遗书二十二上 伊川语录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共君一夜话,胜读十年书。’若一日有所得,何止胜读十年书也。”
402

熟读深思

成语拼音:
shú dú shēn sī
成语解释:
反复地阅读,认真地思考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送安犉秀才失解西归》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403

书读五车

成语拼音:
shū dú wǔ chē
成语解释:
形容读书多、知识丰富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404

舐犊之爱

成语拼音:
shì dú zhī ài
成语解释:
舐:舔。犊:小牛。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。比喻对子女的疼爱。亦作“舐犊之念”、“舐犊之私”、“舐犊情深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”
405

舐犊之念

成语拼音:
shì dú zhī niàn
成语解释:
舐:舔;犊:小牛仔。老牛爱抚小牛,用舌舐舔。比喻爱儿女之情
成语出处:
宋·张孝祥《答衢州陈守》:“子才老矣,舐犊之念切,人谁无子,惟贤史君哀怜子。”
406

舐犊之私

成语拼音:
shì dú zhī sī
成语解释:
舐:舔;犊:小牛仔;私:偏爱。老牛爱抚小牛,用舌舐舔。比喻爱儿女之情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回:“州吁之恶,皆逆子所酿成,诸君请从轻典,得无疑我有舐犊之私乎?”
407

慎防杜渐

成语拼音:
shèn fáng dù jiàn
成语解释:
慎:谨慎;防:提防,防止;杜:杜绝,堵塞;渐:事物的起始、发展。在错误或坏事刚萌芽时就加以制止,不让它发展
成语出处:
《明史·王邦瑞传》:“朝廷易置将帅,必采之公卿,断自宸衷,所以慎防杜渐,示臣下不敢专也。”
408

召父杜母

成语拼音:
shào fù dù mǔ
成语解释:
召:指两汉召信臣;杜:指东汉杜诗。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,行善政。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
409

审己度人

成语拼音:
shěn jǐ dù rén
成语解释:
审:审查。度:估量。先审查自己,再估量别人。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孟君子审己度人,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。”
410

审几度势

成语拼音:
shěn jǐ dù shì
成语解释:
省察事机,揣度形势。
成语出处:
明·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:“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,救时之急务也。”
411

神奸巨蠹

成语拼音:
shén jiān jù dù
成语解释:
指有势力的奸狡恶人。
成语出处:
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监禁》:“有婪官利其赃利,致之死而灭口者;有神奸巨蠹,恐其幸脱而立取病呈者。”
412

十年读书

成语拼音:
shí nián dú shū
成语解释:
谓长期努力于学业。
成语出处:
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攸之晚好读书,手不释卷,《史》、《汉》多所谙忆,常叹曰:‘早知穷达有命,恨不十年读书。’”
413

视若无睹

成语拼音:
shì ruò wú dǔ
成语解释:
虽然看见了;却像没有看见一样。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是以有力者遇之,熟视之若无睹也。”
414

熟视不睹

成语拼音:
shú shì bù dǔ
成语解释:
熟视:细看;睹:看见。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,但不关心,只当没有看见
成语出处:
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。”
415

三豕渡河

成语拼音:
sān shǐ dù hé
成语解释:
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
成语出处:
汉·蔡邕《月令问答》:“书有转误,三豕渡河之类也。”
416

熟视无睹

成语拼音:
shú shì wú dǔ
成语解释:
熟视:细看;睹:看见。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;但不关心;只当没有看见。
成语出处:
晋 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。”
417

三余读书

成语拼音:
sān yú dú shū
成语解释:
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”
418

深中笃行

成语拼音:
shēn zhōng dǔ xíng
成语解释:
谓内心廉正,行为淳厚。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韩安国传》:“其人指深中笃行君子。”
419

屠毒笔墨

成语拼音:
tú dú bǐ mò
成语解释:
用笔墨毒害人。比喻内容不好的书。
成语出处:
420

通都大邑

成语拼音:
tōng dū dà yì
成语解释:
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* du成语,du的成语,带du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