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g的成语 (957个)

601

泥名失实

成语拼音:
ní míng shī shí
成语解释:
拘守空名,不求实际。
成语出处:
宋·程大昌《考古编·诗论九》:“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,尚破碎如此,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欤!”
602

偶烛施明

成语拼音:
ǒu zhú shī míng
成语解释:
偶:双;施:施行。两支蜡烛大放光明。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
成语出处:
汉 王符《潜夫论》:“尧舜之德,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,前烛照之,后烛益明,非前烛昧,后烛彰也,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。”
603

牝鸡晨鸣

成语拼音:
pìn jī chén míng
成语解释:
同“牝鸡司晨”。
成语出处: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如有聪明才智,识达古今,正当辅佐君子,助其不足,必无牝鸡晨鸣,以致祸也。”
604

牝鸡牡鸣

成语拼音:
pìn jī mǔ míng
成语解释:
同“牝鸡司晨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《书》诫牝鸡牡鸣,《诗》刺哲妇丧国。”
605

拼命三郎

成语拼音:
pīn mìng sān láng
成语解释:
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。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4回:“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,一生执意,路见不平,但要去相助,人都呼小弟作‘拼命三郎’。”
606

疲于奔命

成语拼音:
pí yú bēn mìng
成语解释:
疲:疲乏;劳累;奔命:奉命奔走。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;精疲力竭。后指忙于奔走应付;非常疲劳。也形容事情繁多;忙得精疲力尽。
成语出处: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使敌疲于奔命,人不得安业,我未劳而彼已困,不及三年,可坐剋也。”
607

罢于奔命

成语拼音:
pí yú bēn mìng
成语解释:
罢:通“疲”,疲乏;奔命:奉命奔走。指忙于奔走应付,弄得非常疲乏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七年》: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。”
608

疲于供命

成语拼音:
pí yú gōng mìng
成语解释:
疲:疲乏,劳累。指忙于奔走应付,弄得非常疲乏
成语出处:
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第三卷:“邑人疲于供命,聚薪其下,因野火焚之。”
609

牝咮鸣辰

成语拼音:
pìn zhòu míng chén
成语解释:
同“牝鸡司晨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》:“反天之刚,挠阳之明,卒使牝咮鸣辰,胙移后家,可不哀哉!”
610

弃暗投明

成语拼音:
qì àn tóu míng
成语解释:
弃:背弃;暗:黑暗;明:光明。抛弃反动的一面;投向光明的一面。形容断绝旧的一切;投向新的、有光明的前程。
成语出处: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公何不弃暗投明,共成大业?”
611

去暗投明

成语拼音:
qù àn tóu míng
成语解释:
脱离黑暗势力,走向光明的道路。
成语出处:
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今愚弟来归,实是去暗投明,脱鬼成人之幸。”
612

穷达有命

成语拼音:
qióng dá yǒu mìng
成语解释:
穷:不得志;达:在事业上通达。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
成语出处:
汉·荀悦《汉纪·平帝纪》:“是故穷达有命,吉凶由人。”
613

清风明月

成语拼音:
qīng fēng míng yuè
成语解释:
只与清风、明月为伴。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。也比喻清闲无事。
成语出处:
《南史 谢譓传》:“入吾室者,但有清风,对吾饮者,唯当明月。”
614

千古骂名

成语拼音:
qiān gǔ mà míng
成语解释:
千古:永远。永世被人唾骂的名声
成语出处: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一回:“只是一场冷落败坏根基,都藏在里边,不做千古骂名,定是一番笑话。”
615

奇花名卉

成语拼音:
qí huā míng huì
成语解释:
指稀奇少见的花草。也比喻美妙或稀少的东西
成语出处:
明·冯惟敏《桂枝香·赠人》:“月中丹桂,天花香细,熬尽了万紫千红,占断了奇花名卉。”
616

锵金鸣玉

成语拼音:
qiāng jīn míng yù
成语解释:
金玉相撞而发声。比喻音节响亮,诗句优美。
成语出处:
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绣柱璇题粉壁映,锵金鸣玉王侯盛。”
617

屈节辱命

成语拼音:
qū jié rǔ mìng
成语解释:
失去了节操,辱没了使命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屈节辱命,虽生,何面目以归汉。”
618

千里命驾

成语拼音:
qiān lǐ mìng jià
成语解释:
命驾:命人驾车。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东平吕安服康高致,每一相思,辄千里命驾,康友而善之。”
619

巧立名目

成语拼音:
qiǎo lì míng mù
成语解释:
名目:各种名称、项目。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;以达到不正当目的。
成语出处:
明 李开先《闲居集》:“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,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,巧立名目,作为册外,私自收受。”
620

巧立名色

成语拼音:
qiǎo lì míng sè
成语解释:
见“巧立名目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李贽《三大夫像议》:“我这里佛自解放光,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、魍魉僧巧立名色,诳人钱财也。”
* ming成语,ming的成语,带ming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