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的成语 (1196个)
-
181
发人深思
- 成语拼音:
- fā rén shēn sī
- 成语解释:
- 深:无限,没有穷尽。启发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寻味。
- 成语出处:
- 京夫《手杖》:“虽平平淡淡,却颇发人深思,让人牵肠动情。”
-
182
风丝不透
- 成语拼音:
- fēng sī bù tòu
- 成语解释:
- 透:通过,穿过。风刮不进,雨透不过。形容封闭十分紧密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1回:“村庄本不甚大,三百名官兵……团圆周匝,围得风丝不透。”
-
183
方生方死
- 成语拼音:
- fāng shēng fāng sǐ
- 成语解释:
- 方:正在。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。”
-
184
繁丝急管
- 成语拼音:
- fán sī jí guǎn
- 成语解释:
- 繁:杂;丝:弦乐器;管:管乐器。指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
- 成语出处:
- 唐·韦应物《酒肆行》:“桃花飘俎柳垂筵,繁丝急管一时合。”
-
185
废私立公
- 成语拼音:
- fèi sī lì gōng
- 成语解释:
- 去私为公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寡人闻太子之义,将废私而立公,饬君臣之义,正父子之位。”
-
186
方斯蔑如
- 成语拼音:
- fāng sī miè rú
- 成语解释:
- 方:比拟;斯:此;蔑:无。没有谁能够与此相比的。比喻人的高尚情操
- 成语出处:
- 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昔保衡翼殷,博陆匡汉,方斯蔑如也。”
-
187
赴死如归
- 成语拼音:
- fù sǐ rú guī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不怕牺牲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季布栾布田叔传赞》:“栾布哭彭越,田叔随张敖,赴死如归,彼诚知所处,虽古烈士,何以加哉!”
-
188
分丝析缕
- 成语拼音:
- fēn sī xī lǚ
- 成语解释:
- 喻明察入微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徐渭《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》:“分丝析缕,不以善小而弗旌。”
-
189
风斯在下
- 成语拼音:
- fēng sī zài xià
- 成语解释:
- 斯:语助词。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。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。比喻超越前贤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风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。故九万里,则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。”
-
190
匪夷所思
- 成语拼音:
- fěi yí suǒ sī
- 成语解释:
-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周易 涣》: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
-
191
放意肆志
- 成语拼音:
- fàng yì sì zhì
- 成语解释:
- 纵情而无所顾忌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时相与登览,放意肆志焉。”
-
192
覆宗绝嗣
- 成语拼音:
- fù zōng jué sì
- 成语解释:
- 覆宗:倾毁祖庙。指倾覆宗庙,断绝后代
- 成语出处:
- 《隋书·李安传》:“不意叔父无状,为凶党之所蛊惑,覆宗绝嗣,其甘若荠。”
-
193
覆宗灭祀
- 成语拼音:
- fù zōng miè sì
- 成语解释:
- 宗:祖庙。祀:祭祀。覆宗:推翻祖庙。灭祀:灭了香火,引申为绝了后代。毁坏宗庙,断绝后代。亦作“覆宗绝嗣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·张超《诮青衣赋》:“晋获骊戎,毙怀恭子,有夏取仍覆宗灭祀。”
-
194
放之四海而皆准
- 成语拼音:
-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- 成语解释:
- 放:放置;之:代词;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准:准确。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。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-
195
放诸四海而皆准
- 成语拼音:
-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礼记 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-
196
放诸四裔
- 成语拼音:
- fàng zhū sì yì
- 成语解释:
- 放:放逐;四裔:四方边远之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那也可以临末声明:‘君子不为己甚,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’的。”
-
197
放诸四夷
- 成语拼音:
- fàng zhū sì yí
- 成语解释:
- 放:放逐;四夷: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,例如……出洋留学和‘放诸四夷’的区别,笋和竹的区别。”
-
198
公报私仇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bào sī chóu
- 成语解释:
- 借公事来报私仇;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,正好公报私仇,却饶不得!”
-
199
官报私仇
- 成语拼音:
- guān bào sī chóu
- 成语解释:
- 官:公事。借助公事以泄私愤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施惠《幽闺记 图形追捕》:“这狗骨头,我倒替你官报私仇!叫左右拿下去打!”
-
200
高车驷马
- 成语拼音:
- gāo chē sì mǎ
- 成语解释:
- 四匹马驾驶的、车盖很高的车。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范睢归取大车驷马,为须贾御之,入秦相府。”
* si成语,si的成语,带s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