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的成语 (1196个)
-
201
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
- 成语拼音:
- 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
- 成语解释:
-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-
202
国尔忘家,公尔忘私
- 成语拼音:
- 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
- 成语解释:
-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两地书》:“而当时改革的人,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,公尔忘私的气概。”
-
203
公而忘私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ér wàng sī
- 成语解释:
-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。”
-
204
公尔忘私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ěr wàng sī
- 成语解释:
-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李贽《晃错》:“[晃错]公尔忘私,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。”
-
205
公耳忘私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ěr wàng sī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公尔忘私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,上之化也。”
-
206
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ér wàng sī,guó ér wàng jiā
- 成语解释:
-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。’”
-
207
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ěr wàng sī,guó ěr wàng jiā
- 成语解释:
-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-
208
光杆司令
- 成语拼音:
- guāng gǎn sī lìng
- 成语解释:
- 指没有士兵的司令,形容孤立的一个人
- 成语出处:
-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谢文东是个光杆司令,除了他的五个儿子一个女婿和七个马弁之外,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。”
-
209
纲纪四方
- 成语拼音:
- gāng jì sì fāng
- 成语解释:
- 纲纪:治理,管理。治理天下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·大雅·棫朴》:“勉勉我王,纲纪四方。”
-
210
感今思昔
- 成语拼音:
- gǎn jīn sī xī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感今怀昔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刘珙《满江红·遥寿仲固叔谊》词:“叹离多聚少,感今思昔。”
-
211
感激涕泗
- 成语拼音:
- gǎn jī tì sì
- 成语解释:
- 涕:眼泪;泗:鼻涕。感激得掉下眼泪。形容极度感激
- 成语出处:
- 《新唐书·薛收传》:“命舆疾至府,亲举袂抚之,论叙生平,感激涕泗。”
-
212
槁木死灰
- 成语拼音:
- gǎo mù sǐ huī
- 成语解释:
- 干枯的树木;冷却的灰烬。比喻心灰意冷;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、冷漠无情。槁:干枯。
- 成语出处:
- 庄周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-
213
光芒四射
- 成语拼音:
- guāng máng sì shè
- 成语解释:
- 光芒:光辉;射:照射。强烈的光线向四面八方照射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一回:“仔细一瞧,不是那粒晶莹闪烁光芒四射的红珠是什么?”
-
214
顾名思义
- 成语拼音:
- gù míng sī yì
- 成语解释:
- 顾:看;名:指人或事物的称呼;义:意义;含义。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》:“故以玄默冲虚为名,欲使汝曹顾名思义,不敢违越也。”
-
215
公平无私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píng wú sī
- 成语解释:
- 办事公平,没有私心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。”
-
216
割肉饲虎
- 成语拼音:
- gē ròu sì hǔ
- 成语解释:
- 饲:喂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。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今有难,无他端而欲赴秦军,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功之有哉。”
-
217
骨肉私情
- 成语拼音:
- gǔ ròu sī qíng
- 成语解释:
-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,庶可尽骨肉私情,共享天伦之乐事。”
-
218
顾三不顾四
- 成语拼音:
- gù sān bù gù sì
- 成语解释:
- 顾:照顾。顾到这儿顾不了那儿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8回:“以后可还再顾三不顾四的不了?以后可还单听叔叔的话,不听婶娘的话不了?”
-
219
公私分明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sī fēn míng
- 成语解释:
- 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
- 成语出处:
- 邓小平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要敢说真话,反对说假话,不务虚名,多做实事;要公私分明,不拿原则换人情。”
-
220
公私兼顾
- 成语拼音:
- gōng sī jiān gù
- 成语解释:
- 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,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。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》:“在公私关系上,就是‘公私兼顾’,或叫‘军民兼顾’。”
* si成语,si的成语,带s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