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ang的成语 (1085个)

761

相判云泥

成语拼音:
xiāng pàn yún ní
成语解释:
判:分辨。形容差别很大,有天地之别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3回:“只因先君见背太早,耳少正训,遂至今日与世兄相判云泥。”
762

香培玉琢

成语拼音:
xiang pei yu zuo
成语解释:
好象用香料造就,美玉雕成。
成语出处:
763

熊罴之祥

成语拼音:
xióng pí zhī xiáng
成语解释:
熊罴:猛兽;祥:吉兆。生男的吉兆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维熊维罴,男子之祥。”
764

向平之愿

成语拼音:
xiàng píng zhī yuàn
成语解释:
向平:即东汉时向长,字子平。向平的心愿。指子女婚嫁之事。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6卷:“这般一走,便可与杜郎相会,遂了向平之愿了。”
765

想前顾后

成语拼音:
xiǎng qián gù hòu
成语解释:
顾:看,视。想着前面,又顾虑后面。形容犹豫不决、矛盾重重的状态
成语出处:
巴金《春》:“觉民气得没有办法,他不再想前顾后地思索了。”
766

相去几何

成语拼音:
xiāng qù jǐ hé
成语解释:
去:距离。相差有多少呢?形容差距不大。
成语出处:
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何若?”
767

相庆弹冠

成语拼音:
xiāng qìng tán guān
成语解释:
庆:贺喜;弹冠:掸去帽子上的尘土。弹去帽子上的灰尘,准备做官。指因将做官而相互庆贺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吉与贡禹为友,世称‘王阳在位,贡公弹冠’,言其取舍也。”
768

相去天渊

成语拼音:
xiāng qù tiān yuān
成语解释:
天渊:天与深渊。比喻二者相差太远,差别极大
成语出处: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一敬一肆,相去天渊;一圣一狂,亦判若黑白也。”
769

相去无几

成语拼音:
xiāng qù wú jǐ
成语解释:
去:距离;无几:没有多少。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。
成语出处:
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斜川的将略跟一般儒将相去无几,而他的诗即使不是儒将做的,也算得好了。”
770

相亲相爱

成语拼音:
xiāng qīn xiāng ài
成语解释:
互相之间十分亲爱。形容关系密切;感情深厚。
成语出处:
明 王世贞《鸣凤记 拜谒忠灵》:“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,嘻嘻哈哈,同眠同坐,相亲相爱,就是一个人相交,不放下怀。”
771

相切相磋

成语拼音:
xiāng qiē xiāng cuō
成语解释:
相互研讨。
成语出处:
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先生既息,各就其友,相切相磋,各长其仪。”
772

休戚相关

成语拼音:
xiū qī xiāng guān
成语解释:
忧喜、祸福彼此相关连。形容关系密切;利害相关。休:喜悦;吉利;戚:忧愁;悲哀。
成语出处:
宋 陈亮《送陈给事去国启》:“眷此设心,无非体国;然用舍之际,休戚相关。”
773

相亲相近

成语拼音:
xiāng qīn xiāng jìn
成语解释:
近:亲近。形容彼此亲爱和好
成语出处:
唐·杜甫《江村》:“自来自去堂上燕,相亲相近水中鸥。”
774

相去咫尺

成语拼音:
xiāng qù zhǐ chǐ
成语解释:
咫:1咫=8寸;咫尺:距离很近。形容距离很短或相差很小
成语出处:
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饶氏妇》:“相去咫尺,而莫见其形貌。”
775

乡曲之情

成语拼音:
xiāng qū zhī qíng
成语解释:
乡曲:乡里。同乡的情谊
成语出处:
唐·牛肃《吴保安》:“侧闻吾子急人之忧,不遗乡曲之情,忽垂特达之眷,使保安得执鞭弭,以奉周施。”
776

乡曲之誉

成语拼音:
xiāng qū zhī yù
成语解释:
乡曲:乡里。同乡的称誉
成语出处: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少负不羁之行,长无乡曲之誉。”
777

向若而叹

成语拼音:
xiàng ruò ér tàn
成语解释:
比喻向高明者折服,而自叹不如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,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‘……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。’”
778

想入非非

成语拼音:
xiǎng rù fēi fēi
成语解释:
非:出于佛经;指虚幻的境界。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。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。
成语出处:
《楞严经》第九卷:“如存不存,若尽非尽,如是一类,名为非想非非想处。”
779

橡茹藿歠

成语拼音:
xiàng rú huò zhú
成语解释:
以橡实为饭,豆叶为羹。泛指饮食粗劣。
成语出处:
明·方孝孺《味菜轩记》:“贵而八珍九鼎之筵,贱而橡茹藿歠之室,莫不有待于味。”
780

相忍为国

成语拼音:
xiāng rěn wèi guó
成语解释:
忍:容忍。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元年》:“鲁以相忍为国也,忍其外不忍其内,焉用之?”
* xiang成语,xiang的成语,带xiang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