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ang的成语 (1085个)
-
1041
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
- 成语拼音:
- 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,bù jiàn rén xià lái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只是口头说说,没有实际行动。
- 成语出处:
- 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三章:“一去就是好些年,说要回来,总是‘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’。”
-
1042
踵武相接
- 成语拼音:
- zhǒng wǔ xiāng jiē
- 成语解释:
- 同“踵趾相接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陈亮《跋焦伯强帖》:“诸公巨人踵武相接,天下毫发丝粟之才,皆得以牵连成就,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!”
-
1043
真相毕露
- 成语拼音:
- zhēn xiāng bì lù
- 成语解释:
- 真面目完全显露出来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94回:“经陛下醉之以酒,酒醉则真相毕露。”
-
1044
自相残害
- 成语拼音:
- zì xiāng cán hài
- 成语解释:
- 残:伤害。自己人互相杀害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》:“季龙十三子,五人为冉闵所杀,八人自相残杀。”
-
1045
自相残杀
- 成语拼音:
- zì xiāng cán shā
- 成语解释:
- 自己人互相杀害。残:伤害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》:“季龙十三子,五人为冉闵所杀,八人自相残杀。”
-
1046
真相大白
- 成语拼音:
- zhēn xiàng dà bái
- 成语解释:
- 真相:佛教用语;指本来面目;大白:彻底弄清楚了。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花城》1981年第1期:“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,就可以真相大白了。”
-
1047
宰相肚里好撑船
- 成语拼音:
-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
- 成语解释:
- 谀人肚量大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叶盛《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》:“盖谚有之‘宰相肚里好撑船’。”
-
1048
宰相肚里能行船
- 成语拼音:
- zǎi xiàng dù lǐ néng xíng chuán
- 成语解释:
- 宰相:丞相。指人肚量宽大,有涵养
- 成语出处:
- 陈荫荣《兴唐传·闹花灯》第12回:“常言道:‘大人不见小人怪,宰相肚里能行船。’”
-
1049
宰相肚里行舟船
- 成语拼音:
- 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
- 成语解释:
- 宰相:丞相。指人肚量宽大,有涵养
- 成语出处:
-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常言道:‘将军额上跑下马,宰相肚里行舟船。’你这样气量窄,将来如何独当一面,肩挑五岳,胸罗百川,统帅百万大军!”
-
1050
自相抵牾
- 成语拼音:
- zì xiāng dǐ wǔ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
- 成语出处:
- 章炳麟《答梦庵》:“梦庵既以声闻缘觉与大乘菩萨有悲观乐观之分,而复言佛法无二、何自相抵牾至此!”
-
1051
瘴乡恶土
- 成语拼音:
- zhàng xiāng è tǔ
- 成语解释:
- 瘴:瘴气。指瘴气、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无名氏《猿听经》第三折:“有知己者荐为端州巡官,念瘴乡恶土,实不愿行。”
-
1052
拽巷啰街
- 成语拼音:
- zhuài xiàng huā jiē
- 成语解释:
- 谓大声呼叫,惊动街坊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我恰行出衙门,那妮子舞旋旋,摩拳擦掌,叫吖吖拽巷啰街。”
-
1053
自相惊扰
- 成语拼音:
- zì xiāng jīng rǎo
- 成语解释:
-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。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-
1054
自相惊忧
- 成语拼音:
- zì xiāng jīng rǎo
- 成语解释:
-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,造成不安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!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-
1055
自相践踏
- 成语拼音:
- zì xiāng jiàn tà
- 成语解释:
- 自己人互相踩。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况
- 成语出处:
-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0回:“军士自相践踏,死者无数。”
-
1056
拽巷攞街
- 成语拼音:
- zhuài xiàng luó jiē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拽巷啰街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郑廷玉《金凤钗》第三折:“全不想离乡背井,动不动拽巷攞街。”
-
1057
拽巷逻街
- 成语拼音:
- zhuài xiàng luó jiē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拽巷啰街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动不动神头鬼脸,投河奔井,拽巷逻街,张舌骗口。”
-
1058
自相矛盾
- 成语拼音:
- zì xiāng máo dùn
- 成语解释:
-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。矛: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;盾: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韩非子 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-
1059
招降纳附
- 成语拼音:
- zhāo xiáng nà fù
- 成语解释:
- 招:招引;纳:接纳;附:归附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
- 成语出处:
- 《元史·来阿八赤传》:“今出兵分定其地,招降纳附,勿纵士卒侵掠。”
-
1060
招降纳款
- 成语拼音:
- zhāo xiáng nà kuǎn
- 成语解释:
- 招:招引;纳:接纳;款:投诚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
- 成语出处:
- 宋·何坦《西畴老人常言·明道》:“岂非招降纳款,开之以自新乎!”
* xiang成语,xiang的成语,带xiang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