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的成语 (4352个)
-
1281
名倾一时
- 成语拼音:
- míng qīng yī shí
- 成语解释:
- 倾:倾慕,钦佩。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
- 成语出处:
- 《清史稿·艺术·王时敏传附原祁》:“王翚名倾一时,原祁高旷之致实过之。”
-
1282
没仁没义
- 成语拼音:
- méi rén méi yì
- 成语解释:
- 没有一点仁义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卷:“似你这般没仁没义的,死了一个,又讨一个,出了一个,又纳了一个。”
-
1283
斠然一概
- 成语拼音:
- mí rán yī gài
- 成语解释:
- 持平一致。
- 成语出处:
-
1284
渺然一身
- 成语拼音:
- miǎo rán yī shēn
- 成语解释:
- 渺然:微小的样子。孤孤单单一个人。形容力量微小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陈亮《与石应之》:“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,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!”
-
1285
沐仁浴义
- 成语拼音:
- mù rén yù yì
- 成语解释:
- 谓受仁义的熏陶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定《示诸生书》:“自《宋史》创立道学之徒,以尊濂、洛、关、闽诸贤,一时从其游者,罔非沐仁浴义,暗然为心性之谋,何其盛也。”
-
1286
面授机宜
- 成语拼音:
- miàn shòu jī yí
- 成语解释:
-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苏轼《与孙子思七首》:“书四纸,并药方驰上方,须面授其秘也。”
-
1287
目使颐令
- 成语拼音:
- mù shǐ yí lìng
- 成语解释:
- 用眼睛、用下巴指使人。形容自命尊贵,摆大架子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新唐书 王翰传》:“家畜声伎,目使颐令,自视王侯,人莫不恶之。”
-
1288
昧死以闻
- 成语拼音:
- mèi sǐ yǐ wén
- 成语解释:
- 昧:冒。闻:使听到。冒着死罪来禀告您。表示谨慎惶恐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史记 赵世家》:“老臣贱息舒祺,最少,不肖,而臣衰,窃爱怜之,愿令得补黑衣之数,以卫王宫。昧死以闻!”
-
1289
门庭赫奕
- 成语拼音:
- mén tíng hè yì
- 成语解释:
- 门庭:指家庭社会地位。赫奕:盛大。形容人地位、名声显赫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自实上岸,先打听缪千户消息,见说缪千户正在陈友定幕下,当道用事,威权隆重,门庭赫奕。”
-
1290
名同实异
- 成语拼音:
- míng tóng shí yì
- 成语解释:
- 名称相同,而实质不一样。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,而实相去千万也,此夫名同实异者也。”
-
1291
眉头一蹙,计上心来
- 成语拼音:
- méi tóu yī cù,jì shàng xīn lái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四卷:“那尼姑眉头一蹙,计上心来道:‘前日坏腹,至今未好,借解一解。’”
-
1292
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
- 成语拼音:
- méi tóu yī zhòu,jì shàng xīn lái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略一思考,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韩厥为何自刎了,必然走了赵氏孤儿,怎生是好?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!”
-
1293
眉头一纵,计上心来
- 成语拼音:
- méi tóu yī zòng,jì shàng xīn lái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王四只管叫苦,寻思道:‘银子不打紧,这封回书却怎生好!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?’眉头一纵,计上心来。”
-
1294
谋无遗策
- 成语拼音:
- móu wú yí cè
- 成语解释:
- 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。形容谋划周密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钟会传》:“蜀之豪帅,面缚归命,谋无遗策,举无废功。”
-
1295
谋无遗谞
- 成语拼音:
- móu wú yí ér
- 成语解释:
- 遗谞:才智不足之处。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。形容计谋周密,十分稳妥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·陆机《辩士论》:“骆统、刘基强谏以补过,谋无遗谞,举不失策。”
-
1296
冒险主义
- 成语拼音:
- mào xiǎn zhǔ yì
- 成语解释:
- 靠投机取巧冒险行事的一种行为方式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目前的时局,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,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,防止冒险主义。”
-
1297
蚂蚁搬泰山
- 成语拼音:
- mǎ yǐ bān tài shān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人多力量大,可以创造奇迹。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
- 成语出处:
-
1298
抹一鼻子灰
- 成语拼音:
- mǒ yī bí zi huī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本想巴结讨好,结果反倒碰个钉子,落得很没趣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赵姨娘来时,兴兴头头,谁知抹了一鼻子灰,满心生气,又不敢露出来,只得讪讪的出来了。”
-
1299
木已成舟
- 成语拼音:
- mù yǐ chéng zhōu
- 成语解释:
- 木头已经做成了船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;不可挽回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据你说来,则木已成舟,实难挽回了?”
-
1300
妙语解颐
- 成语拼音:
- miào yǔ jiě yí
- 成语解释:
- 解颐:开颜而笑。有趣的话引人发笑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汉书 匡衡传》:“匡说《诗》,解人颐。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使人笑不能止也。”
* yi成语,yi的成语,带y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