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的成语 (4352个)

1461

器满意得

成语拼音:
qì mǎn yì dé
成语解释:
骄傲自大、得意忘形貌。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刺骄》:“毛成翼长,蝉蜕泉壤,便自轩昂,目不步足,器满意得,视人犹芥。”
1462

鸮鸟生翼

成语拼音:
qīng niǎo shēng yì
成语解释:
旧传鸮鸟不孝,母哺翼成,啄母睛而去。比喻忘恩负义。
成语出处: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蛙神》:“今老幼皆以温饱,遂如鸮鸟生翼,欲啄母睛邪!”
1463

千年一律

成语拼音:
qiān nián yī lǜ
成语解释:
犹言千古一律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李贽《题孔子像于芝佛院》:“万口一词,不可破也;千年一律,不自知也。”
1464

奇葩异卉

成语拼音:
qí pā yì hùi
成语解释:
珍奇难得的花草。
成语出处:
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奇树异草,靡不具植。”
1465

千篇一律

成语拼音:
qiān piān yī lǜ
成语解释:
比喻文章、题材、写法等公式化。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;毫无变化。
成语出处:
明 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:“千篇一律,诗道未成,慎勿轻看,最能易人心手。”
1466

讫情尽意

成语拼音:
qì qíng jìn yì
成语解释:
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,不加控制。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帝王之怒,不宜讫情尽意。”
1467

窃窃私议

成语拼音:
qiè qiè sī yì
成语解释:
窃窃:偷偷;私:私下;议:议论。背地里小声议论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一干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议。”
1468

拳拳盛意

成语拼音:
quán quán shèng yì
成语解释:
拳拳:恳切、忠诚的样子。发自内心的真诚而深厚的情谊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书信 致蒋抑卮》:“拳拳盛意,感莫可言。”
1469

切切私议

成语拼音:
qiè qiè sī yì
成语解释:
切:通“窃”;切切:暗中,私下。指私下小声说话
成语出处:
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44回:“替子富另烧一口,为此对躺在烟榻上,切切私议。”
1470

穷且益坚

成语拼音:
qióng qiě yì jiān
成语解释:
穷:穷困;益:更加。处境越穷困,意志应当越坚定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。”
1471

情凄意切

成语拼音:
qíng qī yì qiē
成语解释:
谓心境十分悲伤。
成语出处:
明·康海《王兰卿》第二折:“他那里肉跳心惊,你这里情凄意切。”
1472

弃情遗世

成语拼音:
qì qíng yí shì
成语解释:
犹言忘情脱俗。
成语出处:
明·何景明《七述》:“乃有弃情遗世,餐气服道,忽迢遥以轻举,望玉京而径造。”
1473

期期以为不可

成语拼音:
qī qī yǐ wéi bù kě
成语解释:
期期:口吃的样子。坚决不同意的样子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丞相传》:“昌为人口吃,又盛怒,曰:‘臣口不能言,然臣期期知其不可。’”
1474

轻轻易易

成语拼音:
qīng qīng yì yì
成语解释:
毫不费力,轻而易举
成语出处: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2回:“似他这样道德焉有不知老蛟被压所在,怎能轻轻易易地被他脱逃。”
1475

奇情异致

成语拼音:
qí qíng yì zhì
成语解释:
致:情趣。奇特的感情,与众不同的情趣。形容奇特怪异的情致和风度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0回:“若是薛蝌在家,他便抹粉施脂,描眉画鬓,奇情异致的打扮收拾起来。”
1476

惓惓之意

成语拼音:
quán quán zhī yì
成语解释:
惓惓:恳切。诚恳的心意
成语出处: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:“知章奉意,到家宣谕李白,且备述天子惓惓之意。”
1477

千日打柴一日烧

成语拼音:
qiān rì dǎ chái yī rì shāo
成语解释:
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。也比喻平时积攒,一朝花费。同“千日斫柴一日烧”。
成语出处:
1478

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

成语拼音:
qiān rén nuò nuò,bù rú yī shì è è
成语解释:
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,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 商君列传》:“赵良曰:‘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;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’”
1479

千人一面

成语拼音:
qiān rén yī miàn
成语解释:
众多人一个脸谱。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。
成语出处: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列公要知这‘一宿无话’四个字怎的个讲法?这四个字,久已作了小说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。”
1480

求生害义

成语拼音:
qiú shēng hài yì
成语解释:
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孝愍帝纪》:“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,而不求生以害义,又况可奋臂大呼,聚之以干纪作乱乎。”
* yi成语,yi的成语,带y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