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的成语 (4352个)

1481

缺食无衣

成语拼音:
quē shí wú yī
成语解释:
缺少吃的和穿的。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:
明 无名氏《贫富兴衰》第一折:“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,织履编席,缺食无衣,到处寻觅,挽菜挑虀。”
1482

轻身殉义

成语拼音:
qīng shēn xùn yì
成语解释:
谓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。
成语出处:
晋·杜预《女记》:“当时闻之,人无勇怯,莫不强胆增气,轻身殉义,攮袂高谈称羡。”
1483

轻身徇义

成语拼音:
qīng shēn xùn yì
成语解释:
徇:通“殉”,为正义而献身。不顾生命,为正义而献身
成语出处:
汉·申屠蟠《为猴氏女玉奏记外黄令》:“当时闻之,人无勇怯,莫不强胆增气,轻身徇义,攮袂高谈称羡。”
1484

翘首以待

成语拼音:
qiáo shǒu yǐ dài
成语解释:
翘首:抬起头。形容殷切盼望
成语出处:
王朔《无人喝彩》:“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,车已停稳,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。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。”
1485

青山一发

成语拼音:
qīng shān yī fà
成语解释:
青山远望,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。形容极其遥远。也借指中原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澄迈驿通潮阁》诗之二:“杳杳天低鹘没处,青山一发是中原。”
1486

气数已尽

成语拼音:
qì shù yǐ jìn
成语解释:
气数:命运。形容人已生命垂危,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
成语出处:
聂绀弩《论》:“作恶多端,残害人民的是‘气数已尽’的旧势力。”
1487

趋舍异路

成语拼音:
qū shě yì lù
成语解释:
趋舍:同“趣舍”,趋向和舍弃。选择和遵循的道路不同
成语出处:
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仆与李陵趋舍异路,素非相善也。”
1488

秋水伊人

成语拼音:
qiū shuǐ yī rén
成语解释:
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秦风 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;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1489

气数已衰

成语拼音:
qì shù yǐ shuāi
成语解释:
气数:命运。形容人已生命垂危,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回:“汉东都洛阳,二百余年,气数已衰。”
1490

千岁一时

成语拼音:
qiān suì yī shí
成语解释:
犹千载一时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慕容云载记》:“机运难邀,千岁一时,公焉得辞也。”
1491

奇山异水

成语拼音:
qí shān yì shuǐ
成语解释:
异:新异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
成语出处:
朱自清《山野掇拾》:“所记奇山异水,或令我惊心动魄,或让我游目骋怀。”
1492

情深一往

成语拼音:
qíng shēn yī wǎng
成语解释:
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。
成语出处:
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豪爽》:“茅名兆儒,一字雪鸿,浙江钱塘人,孤介自持,情深一往。”
1493

情深义重

成语拼音:
qíng shēn yì zhòng
成语解释:
指情感深远、恩义厚重。
成语出处:
晋 温峤《重与陶侃书》:“且自顷之顾,绸缪往来,情深义重,着于人士之口。”
1494

情深意重

成语拼音:
qíng shēn yì zhòng
成语解释:
情意深重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:“比如男子丧了妻,或有必当续弦者,也必要续弦为是。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,便是情深意重了。”
1495

谦受益,满招损

成语拼音:
qiān shòu yì,mǎn zhāo sǔn
成语解释:
谦:谦逊,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,骄傲;招:招惹;损:损害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
成语出处:
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延访》:“谦受益,满招损。”
1496

轻身重义

成语拼音:
qīng shēn zhòng yì
成语解释:
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。
成语出处: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攻守进趣之术,轻身重义之节。”
1497

轻生重义

成语拼音:
qīng shēng zhòng yì
成语解释:
见“轻身重义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周访传》:“朝闻夕改,轻生重义,徇国之躯,可谓志节之士也。”
1498

轻死重义

成语拼音:
qīng sǐ zhòng yì
成语解释:
见“轻死重气”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崔融传》:“若乃富商大贾,豪宗恶少,轻死重义,结党连群。”
1499

权时制宜

成语拼音:
quán shí zhì yí
成语解释:
斟酌形势随机应变。
成语出处:
汉·王充《论衡·答佞》:“人操行无恒,权时制宜,信者欺人,直者曲挠。”
1500

求同存异

成语拼音:
qiú tóng cún yì
成语解释:
寻求彼此的共同处;保留彼此的分歧处。
成语出处:
《人民日报》1965.3.23:“共同点是基本的,分歧是局部的,可以求同存异。”
* yi成语,yi的成语,带y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