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的成语 (4352个)
-
1861
绳之以法
- 成语拼音:
- shéng zhī yǐ fǎ
- 成语解释:
- 绳:准绳;引申为制裁;之:代词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准绳;给予制裁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 冯衍《上疏自陈》:“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绳之以法则为罪,施之以德则为功。”
-
1862
始终一贯
- 成语拼音:
- shǐ zhōng yī guàn
- 成语解释:
- 自始至终都一样
- 成语出处:
- 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》:“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一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,而且应当按照可能,……”
-
1863
食租衣税
- 成语拼音:
- shí zū yī shuì
- 成语解释:
- 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食货志下》:“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,今弘羊令吏坐市列。”
-
1864
殊滋异味
- 成语拼音:
- shū zī yì wèi
- 成语解释:
- 殊:特殊;滋:滋味。奇异的滋味。指美味佳肴
- 成语出处:
- 唐·白居易《策林·立制度》:“饮食不守其度,则殊滋异味攻之。”
-
1865
手泽之遗
- 成语拼音:
- shǒu zé zhī yí
- 成语解释:
- 手泽:为手汗所沾润。指先人遗物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礼记 玉藻》:“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,手泽存焉尔。”
-
1866
铁板不易
- 成语拼音:
- tiě bǎn bù yì
- 成语解释:
- 易:变易,更改。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。形容不变的,不可更改的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五回:“所谓‘臧谷亡羊’,其亡必多。这是铁板不易的话。”
-
1867
涂不拾遗
- 成语拼音:
- tú bù shí yí
- 成语解释:
- 涂:通“途”,道路。路上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形容社会风气好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与闻国政三月,粥羔豚者弗饰贾:男女行者别于途;涂不拾遗。”
-
1868
恬不为意
- 成语拼音:
- tián bù wéi yì
- 成语解释:
- 处之泰然,满不在乎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苏轼《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》:“岂有仁圣在上,群贤并用,而肯恬不为意乎。”
-
1869
铁板一块
- 成语拼音:
- tiě bǎn yī kuài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结合紧密,不可分裂。也比喻牢固不变。
- 成语出处:
- 吴晗《朱元璋传》第七章:“朱元璋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,尽管在过去同生死,共患难,但并不是铁板一块。”
-
1870
天不憗遗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yìn yí
- 成语解释:
- 憗:愿;遗:留。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
- 成语出处:
- 《南齐书·褚渊传》:“天不憗遗,奄焉甍逝,朕用震恸于厥心。”
-
1871
天不憗遗一老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
- 成语解释:
- 憗:愿;遗:留。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不憗遗一老,俾守我王。”
-
1872
贪财贱义
- 成语拼音:
- tān cái jiàn yì
- 成语解释:
- 贱:轻视;义:道义。贪图钱财,轻视道义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纪·元帝永光二年》:“今天下俗,贪财贱义,好声色,上侈靡。”
-
1873
贪财无义
- 成语拼音:
- tān cái wú yì
- 成语解释:
- 义:道义。贪图钱财,不讲道义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,久有从良之志。”
-
1874
同床异梦
- 成语拼音:
- tóng chuáng yì mèng
- 成语解释:
- 睡在一张床上;做着不同的梦。原指夫妻感情不和。比喻同作一件事;各有各的打算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陈亮《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》:“同床各做梦,周公且不能学得,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!”
-
1875
太仓一粟
- 成语拼音:
- tài cāng yī sù
- 成语解释:
- 太仓: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。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。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;但恐太仓一粟,无济于事。”
-
1876
同出一辙
- 成语拼音:
- tóng chū yī zhé
- 成语解释:
-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。
- 成语出处:
-
1877
通财之谊
- 成语拼音:
- tōng cái zhī yì
- 成语解释:
- 谊:交情。在钱财上互通有无、互相支援的交情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你虽是个便家,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;只是你在差次,那有许多银子?”
-
1878
通都大邑
- 成语拼音:
- tōng dū dà yì
- 成语解释:
-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
- 成语出处:
-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-
1879
通都巨邑
- 成语拼音:
- tōng dōu jù yì
- 成语解释:
- 同“通都大邑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郑观应《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》:“通都巨邑虽有大学,而格致、诚、正、修、齐、治平之事不问矣。”
-
1880
同德一心
- 成语拼音:
- tóng dé yī xīn
- 成语解释:
-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。
- 成语出处:
- 独立苍茫子《东京学界告乡人书》:“为此说者,既不肯同德一心,以成人之美,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,则亦已矣。”
* yi成语,yi的成语,带yi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