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三字的成语 (443个)

121

茅庐

成语拼音:
máo lú sān gù
成语解释:
见“草庐顾”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醉写赤壁赋》第一折:“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,便想这茅庐顾到南阳。”
122

孟母

成语拼音:
mèng mǔ sān qiān
成语解释:
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,次迁居。
成语出处:
汉·赵歧《孟子题词》:“孟子生有淑质,幼被慈母迁之教。”
123

暮四朝

成语拼音:
mù sì cháo sān
成语解释:
①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,曰:‘朝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。’众狙皆悦。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,亦因是也”。原指说法、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。②比喻反复无常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,曰:‘朝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。’众狙皆悦。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,亦因是也”。
124

没四

成语拼音:
méi sān méi sì
成语解释:
不四,行为不端正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1卷:“还有几个没没四帮闲的,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。”
125

怨四

成语拼音:
mán sān yuàn sì
成语解释:
事事埋怨
成语出处:
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卷:“‘我堂客总是埋怨四,’谢庆元讲到这里,侧耳听听帐子里已经起的均匀微细的鼾息。”
126

目无

成语拼音:
mù wú sān chǐ
成语解释:
不把法制放在眼里。形容违法乱纪,胡作非为。尺,指法律。古代把法律写在尺长的竹简上,故称。古代把法律写在尺长的竹简上,故称。
成语出处:
清·王士祯《居易录续谈》:“光天化日之下,岂容奸孽余党,胆大泼天,目无尺。”
127

搬四

成语拼音:
ná sān bān sì
成语解释:
比喻不服从调派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,你去了,谁能以补呢?你倒别和我拿搬四的。”
128

撇四

成语拼音:
ná sān piē sì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129

拼命

成语拼音:
pīn mìng sān láng
成语解释:
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。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4回:“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,一生执意,路见不平,但要去相助,人都呼小弟作‘拼命郎’。”
130

怕四

成语拼音:
pà sān pà sì
成语解释:
这也怕,那也怕。比喻顾虑太多,不能做出决定
成语出处:
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李昌叫你写,就是说你行,叫你拿主张。你怕怕四干什么。”
131

向四

成语拼音:
piān sān xiàng sì
成语解释:
谓偏向、袒护某方。
成语出处:
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30回:“这叫什么话?我们偏向四啦?”
132

气冠

成语拼音:
qì guàn sān jūn
成语解释:
军:军队的总称。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高彪传》:“吕尚七十,气冠军,诗人作歌,如鹰如鴠。”
133

七年之病,求年之艾

成语拼音:
qī nián zhī bìng,qiú sān nián zhī ài
成语解释:
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。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,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。
成语出处: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年之艾也。”
134

拜四

成语拼音:
qiú sān bài sì
成语解释:
到处求人帮忙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0回:“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;花了银钱不算,自己还求拜四的谋干。”
135

扯四

成语拼音:
qiān sān chě sì
成语解释:
牵:牵连;扯:拉。牵扯其他的事情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3回:“罢,罢,罢。你不能拿了金凤来,不必牵扯四乱嚷。我也不要那凤了。”
136

短四

成语拼音:
quē sān duǎn sì
成语解释:
形容物品残缺不全
成语出处:
137

瞒四

成语拼音:
qī sān mán sì
成语解释:
一再欺骗隐瞒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一闻之时,心头火起,大骂尤辰无理,做这等欺瞒四的媒人,说骗人家女儿。”
138

日出竿

成语拼音:
rì chū sān gān
成语解释:
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根竹竿那样高。约为午前八、九点钟。形容天已大亮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成语出处:
《南齐书 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竿,朱色赤黄,日晕,虹抱珥直背。”
139

日高

成语拼音:
rì gāo sān zhàng
成语解释:
犹日上竿。
成语出处:
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录摄》:“日高丈,还不见六房站班,可恶可恶!”
140

绕梁

成语拼音:
rào liáng sān rì
成语解释:
绕梁:在房梁间缭绕飘荡。(余音)环绕屋梁旋转天。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。
成语出处:
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绕梁俪,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* 三的成语,带三字的成语,包含三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