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不字的成语 (3354个)
-
2401
杀人不见血
- 成语拼音:
- shā rén bù jiàn xuè
- 成语解释:
- 杀了人不露一点痕迹。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,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,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。”
-
2402
损人不利己
- 成语拼音:
- sǔn rén bù lì jǐ
- 成语解释:
-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。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
-
2403
三日不弹,手生荆棘
- 成语拼音:
- sān rì bù tán,shǒu shēng jīng jí
- 成语解释:
- 弹:用手指拨弄。三天不弹琴,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。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,就会生疏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6回:“这果真是‘三日不弹,手生荆棘。’”
-
2404
杀人不用刀
- 成语拼音:
- shā rén bù yòng dāo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用笔或嘴陷害人于死地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7卷:“问:‘如何是衲僧口?’师曰:‘杀人不用刀。’”
-
2405
杀人不眨眼
- 成语拼音:
- shā rén bù zhǎ yǎn
- 成语解释:
- 本来是禅宗用语。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。形容嗜杀成性;极端的暴虐凶残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1卷:“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?”
-
2406
山锐则不高
- 成语拼音:
- shān ruì zé bù gāo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人太露锋茫,就成不了大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山锐则不高,水径则不深。”
-
2407
誓死不从
- 成语拼音:
- shì sǐ bù cóng
- 成语解释:
- 从:服从。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7回:“宜之子誓死不从,而衣裳远避也。”
-
2408
神色不动
- 成语拼音:
- shén sè bù dòng
- 成语解释:
- 神色:神情面容。遇到意外或紧张的情势,能镇静对待,表情不变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灵》卷十:“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,神色不动,如今何得恁么地?”
-
2409
声色不动
- 成语拼音:
- shēng sè bù dòng
- 成语解释:
- 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;动:变动。不说话,不流露感情。形容神态非常镇静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众人道是一番天样大、火样急的事,怎知襄敏公看得等闲,声色不动,化做一杯雪水。”
-
2410
熟视不睹
- 成语拼音:
- shú shì bù dǔ
- 成语解释:
- 熟视:细看;睹:看见。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,但不关心,只当没有看见
- 成语出处:
- 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。”
-
2411
矢死不二
- 成语拼音:
- shǐ sǐ bù èr
- 成语解释:
- 矢:同“誓”,发誓;二:二心。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
- 成语出处:
-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鸦头》:“瑥得鸦头,横施楚惊。既北绽,又欲夺其志,女矢死不二,因囚置之。”
-
2412
誓死不二
- 成语拼音:
- shì sǐ bù èr
- 成语解释:
- 誓死:立下志愿,至死不变。至死也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。
- 成语出处:
- 鲁迅《华盖集 夏三虫》:“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,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,心悦诚服,誓死不二。”
-
2413
誓死不贰
- 成语拼音:
- shì sǐ bù èr
- 成语解释:
- 立誓至死不生二心。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宋书·邓琬传》:“宜速处分,为一战之资,当停据盆城,誓死不贰。”
-
2414
食生不化
- 成语拼音:
- shí shēng bù huà
- 成语解释:
- 谓生吞活剥,不善灵活运用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张谦宜《茧斋诗谈·统论》:“即如诗家临摹老杜,岂不名手,然食生不化,反受其累。”
-
2415
神色不惊
- 成语拼音:
- shén sè bù jīng
- 成语解释:
- 神色:神情。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灵》卷十:“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,神色不动,如今何得恁么地?”
-
2416
伸手不见五指
- 成语拼音:
-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只听得一阵风过处,天昏地黑,鬼哭神嚎,眼前伸手不见五指,一时晕倒了。”
-
2417
神色不挠
- 成语拼音:
- shén sè bù náo
- 成语解释:
- 神色:神情,态度;挠:屈,弯曲。神情无所改变
- 成语出处:
- 宋·李孜《纂异记·浮梁张令》:“庖人炙羊方熟,有黄衫者,据盘而走,仆夫连叱,神色不挠。”
-
2418
授受不亲
- 成语拼音:
- shòu shòu bù qīn
- 成语解释:
- 授:给予;受:接受。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。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淳于髡曰:‘男女授受不亲,神情民?’孟子曰:‘礼也。’”
-
2419
誓死不屈
- 成语拼音:
- shì sǐ bù qū
- 成语解释:
- 立誓宁死也不屈服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朱熹《跋王枢密答司马忠洁公帖》:“司马忠洁公仗节虏廷,誓死不屈。”
-
2420
十死不问
- 成语拼音:
- shí sǐ bù wèn
- 成语解释:
- 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北史·艺术传·皇甫玉》:“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,王喜曰:‘皇甫玉相臣,云当恶死,今复何虑?’”
* 不的成语,带不字的成语,包含不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