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不字的成语 (3354个)
-
2481
大璞不完
- 成语拼音:
- tài bú bù wán
- 成语解释:
- 指玉既经雕琢,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。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,丧失了原来的志向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夫玉生于山,制则破焉。非弗富贵矣,然大璞不完。”
-
2482
铁板不易
- 成语拼音:
- tiě bǎn bù yì
- 成语解释:
- 易:变易,更改。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。形容不变的,不可更改的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五回:“所谓‘臧谷亡羊’,其亡必多。这是铁板不易的话。”
-
2483
天不盖,地不载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gài,dì bù zài
- 成语解释:
- 盖:遮盖,掩盖;载:装载。形容罪大恶极,为天地所不容
- 成语出处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4回:“不知是那个天不盖,地不载,该剐的贼,装做我去打了城子。”
-
2484
天不假年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jiǎ nián
- 成语解释:
- 假:给予。天公不给以寿命。指寿命不长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平步青《霞外裙屑》卷六:“予以先生此考,为一生心力所瘁,成以行世,足为读史者一助,惜天不假年,积四十六年之岁月,仅成全史三之一。”
-
2485
天不绝人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jué rén
- 成语解释:
- 天不使人处于绝境。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8回:“也是天不绝人,放他一条活路。”
-
2486
痛不可忍
- 成语拼音:
- tòng bù kě rěn
- 成语解释:
- 忍:忍耐。疼痛或悲痛到极点,以至于忍受不了
- 成语出处:
- 宋·洪迈《夷坚甲志·人生鳖》:“稍久左右噬食,痛不可忍,凡月余而死。”
-
2487
痛不堪忍
- 成语拼音:
- tòng bù kān rěn
- 成语解释:
- 堪:可;忍:忍耐。疼痛或悲痛到极点,以至于忍受不了
- 成语出处:
- 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陈通判女》:“过岭下,小石损我足,仆地移时,至今犹痛不堪忍。”
-
2488
天不怕,地不怕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pà,dì bù pà
- 成语解释:
- 形容无所畏惧,什么都敢干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五回:“老爷小时何曾像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!”
-
2489
谈不容口
- 成语拼音:
- tán bù róng kǒu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赞不绝口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五卷:“有弘农杨蘧者,曾到岭外,见阳朔、荔浦山水,谈不容口。”
-
2490
涂不拾遗
- 成语拼音:
- tú bù shí yí
- 成语解释:
- 涂:通“途”,道路。路上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形容社会风气好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与闻国政三月,粥羔豚者弗饰贾:男女行者别于途;涂不拾遗。”
-
2491
恬不为怪
- 成语拼音:
- tián bù wéi guài
- 成语解释:
- 恬:安然;为:认为。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,毫不觉得奇怪。
- 成语出处:
- 东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坏败,因恬而不知怪。”
-
2492
恬不为意
- 成语拼音:
- tián bù wéi yì
- 成语解释:
- 处之泰然,满不在乎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苏轼《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》:“岂有仁圣在上,群贤并用,而肯恬不为意乎。”
-
2493
痛不欲生
- 成语拼音:
- tòng bù yù shēng
- 成语解释:
-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。痛:悲痛;欲:想;打算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吕大钧《吊说》:“其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
-
2494
天不憗遗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yìn yí
- 成语解释:
- 憗:愿;遗:留。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
- 成语出处:
- 《南齐书·褚渊传》:“天不憗遗,奄焉甍逝,朕用震恸于厥心。”
-
2495
天不憗遗一老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
- 成语解释:
- 憗:愿;遗:留。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
- 成语出处:
- 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不憗遗一老,俾守我王。”
-
2496
恬不知耻
- 成语拼音:
- tián bù zhī chǐ
- 成语解释:
- 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;不以为耻。恬:安然、满不在乎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吕祖谦《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》:“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,恬不知耻,反勒其功于铭,以章示后。”
-
2497
天不转地转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zhuàn dì zhuàn
- 成语解释:
- 指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
- 成语出处:
-
2498
恬不知怪
- 成语拼音:
- tián bù zhī guài
- 成语解释:
- 谓安然处之,不以为怪。语本汉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坏败,因恬而不知怪。”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坏败,因恬而不知怪。”宋·苏轼《谢中书舍人表》:“既任止于训词,故权移于胥史,恬不知怪,习为故常。”
-
2499
恬不知愧
- 成语拼音:
- tián bù zhī kuì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恬不知耻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阎尔梅《房琯论》:“军法,大将失律者,斩。琯失律,宜斩;不斩而罢,已属非法,尚恬不知愧,宾客盈门。”
-
2500
天不做美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zuò měi
- 成语解释:
- 天不成全美事。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
- 成语出处:
- 蔡东藩《慈禧太后演义》第五回:“谁知天不做美,偏偏到了十月间,变雄为雌,又产下一位公主。”
* 不的成语,带不字的成语,包含不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