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不字的成语 (3354个)
-
2501
天不作美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bù zuò měi
- 成语解释:
- 天不成全美事。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23回:“哪知天不作美,到了晚上,彤云密布,降下一天大雪。”
-
2502
恬不知羞
- 成语拼音:
- tián bù zhī xiū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恬不知耻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王韬《凇隐漫录·冯佩伯》:“特不解当时妇女,何以恬不知羞,岂真叔宝全无心肝者哉?”
-
2503
同垂不朽
- 成语拼音:
- tóng chuí bù xiǔ
- 成语解释:
- 一同流传,永不磨灭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人民文学》1978年第7期:“烈士的纪念碑,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,是同垂不朽的。”
-
2504
天地不容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dì bù róng
- 成语解释:
- 天地:天地之间,人世间。容:宽容。天地所不能容纳。指大逆不道、罪孽深重的人与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若有苟且,天地不容。”
-
2505
跳到黄河洗不清
- 成语拼音:
- 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27回:“武姑子也已全招认,你叫我跳到黄河洗不清。”
-
2506
贪多嚼不烂
- 成语拼音:
- tān duō jiáo bù làn
- 成语解释:
- 贪图多吃,消化不了。比喻工作或学习,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而今孩子何在?正是贪多嚼不烂了。”
-
2507
听而不闻
- 成语拼音:
- tīng ér bú wén
- 成语解释:
- 闻:听。听了跟没听到一样。形容不关心,不在意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-
2508
天公不做美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gōng bù zuò měi
- 成语解释:
- 天不成全美事。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
- 成语出处:
- 蔡东藩《慈禧太后演义》第13回:“偏偏天公不做美,疾风凄雨,彻夜飘零,把这般普天同庆的大喜事,未免减色三分。”
-
2509
天机不可泄漏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
- 成语解释:
- 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,而事先却不能泄漏。也指涉及机密的事,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秦氏道:‘天机不可泄漏。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,临别赠你两句话,须要记着。’”
-
2510
天机不可泄露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ù
- 成语解释:
- 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,而事先却不能泄露。也指涉及机密的事,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。同“天机不可泄漏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七回:“那时老先生尚不曾高发,天机不可泄露,所以晚生就预先回避了。”
-
2511
偷鸡不着蚀把米
- 成语拼音:
- 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
- 成语解释:
- 俗语。鸡没有偷到,反而损失了一把米。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25回:“这艄公好晦气!却不是‘偷鸡不着,反折了一把米’?”
-
2512
跳进黄河洗不清
- 成语拼音:
- tiào jìn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,避免嫌疑。同“跳在黄河洗不清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四十二章:“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,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,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,回来时被丁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,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,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?”
-
2513
投机之会,间不容穟
- 成语拼音:
- tóu jī zhī huì,jiān bù róng suì
- 成语解释:
- 会:际会,遭遇;间:间隔;穟:通“穗”,灯花。指机会非常难得,不允许有丝毫放松
- 成语出处:
- 《新唐书·张公瑾传》:“‘投机之会,间不容穟。’公瑾所以抵龟而决也。”
-
2514
拓落不羁
- 成语拼音:
- tuò luò bù jī
- 成语解释:
- 拓落:形容性情放浪;羁:束缚。性情放浪,不受束缚
- 成语出处:
- 《北史·薛安都房法寿等传论》:“法寿拓落不羁,克昌厥后。”
-
2515
天理不容
- 成语拼音:
- tiān lǐ bù róng
- 成语解释:
- 天理:天道;容:容忍、宽容。旧指做事残忍,灭绝人性,为天理所不容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 无名氏《朱砂担》第四折:“才见得冤冤相报,方信道天理难容。”
-
2516
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
- 成语拼音:
- táo lǐ bù yán,xià zì chéng háng
- 成语解释:
- 古谚语。比喻实至名归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潘岳《太宰鲁武公诔》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;德之休明,没能弥彰。”
-
2517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- 成语拼音:
- táo lǐ bù yán,xià zì chéng xī
- 成语解释:
- 。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,但因它有花和果实,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,走成了一条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诚、忠实,就能感动别人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》:“谚曰:‘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’此言虽小,可以谕大也。”
-
2518
屯毛不辨
- 成语拼音:
- tún máo bù biàn
- 成语解释:
- 《汉书·沟洫志》“河复北决于馆陶,分为屯氏河”唐颜师古注:“而隋室分析州县,误以为毛氏河,乃置毛州,失之甚矣。”后因以“屯毛不辨”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汉书·沟洫志》“河复北决于馆陶,分为屯氏河”唐颜师古注:“而隋室分析州县,误以为毛氏河,乃置毛州,失之甚矣。”
-
2519
图谋不轨
- 成语拼音:
- tú móu bù guǐ
- 成语解释:
- 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。图:谋;图谋:暗中谋划;轨:法度;准则。
- 成语出处:
- 晋 陈寿《三国志 王彬传》:“因勃然数敦曰:‘兄抗旌犯顺,杀戮忠良。图谋不轨,祸及门户。”
-
2520
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
- 成语拼音:
- 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,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
- 成语解释:
-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欢喜不尽,暗说道:‘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’”
* 不的成语,带不字的成语,包含不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