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不字的成语 (3354个)

2661

无所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tōng
成语解释:
通:知道。没有什么知道的。
成语出处:
《孝经 感应》:“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通。”
2662

无所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wéi
成语解释:
为:做。没有干的事情。指什么坏事都干了。
成语出处:
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》:“揆其奸心,无所为。”
2663

闻所

成语拼音:
wén suǒ bù wén
成语解释:
听到从未听到过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越中无足与语,至生来,令我日闻所闻。”
2664

无所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xiǎo
成语解释:
见“无所知”。
成语出处:
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一折:“此女甚是聪慧……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,无所通,无所晓。”
2665

无施

成语拼音:
wú shī bù xiào
成语解释:
谓施行的每项策略都收效。
成语出处:
《荀彧别传》:“与彧戮力同心,左右王略,发言授策,无施效。”
2666

万世

成语拼音:
wàn shì bù xiǔ
成语解释:
朽:腐烂。千秋万代永垂
成语出处: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4回:“宫保若能行此上策……功垂竹帛,万世朽!”
2667

无所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yǒu
成语解释:
没有什么没有的。即应有尽有。
成语出处:
唐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始见台阁相向,门户千万,奇草珍木,无所有。”
2668

无所用其极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
成语解释:
极:穷尽。原意是无处用尽心力。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《诗》曰:‘周虽旧邦,其命惟新。’是故君子无所用其极。”
2669

无所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zuò
成语解释:
见“无所为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舜钦《论五事》:“变诈奇邪,无所作,苟或败露,立便逃亡。”
2670

无所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zhī
成语解释:
什么事情都知道,没有懂得的。
成语出处: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圣人无所知,无所通,故得引而使之焉。”
2671

无所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zài
成语解释:
到处都存在,到处都有。
成语出处:
巴金《家》四:“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,虽然声音很低,却是无所在。”
2672

无所

成语拼音:
wú suǒ bù zhì
成语解释:
至:到。指没有到的地方。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至矣。”
2673

娓娓

成语拼音:
wěi wěi bù dài
成语解释:
娓娓:谈话连续倦的样子;怠:疲倦。连续谈论,知疲倦
成语出处:
清·汪琬《朱翁墓志铭》:“与人论古今成败得失大略,若绳引珠贯,娓娓怠。”
2674

无往

成语拼音:
wú wǎng bù fù
成语解释:
谓未有往而返的。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。
成语出处:
《易·泰》:“无平陂,无往复。”孔颖达疏:“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。”
2675

娓娓

成语拼音:
wěi wěi bù juàn
成语解释:
娓娓:谈话连续倦的样子。连续谈论,知疲倦。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二十一:“或与谈论古今兴废之事,娓娓倦。”
2676

无往

成语拼音:
wú wǎng bù kè
成语解释:
无论到哪里,没有胜利的。
成语出处:
《通典·食货》:“以此乘吴,无往而克矣。”
2677

未为

成语拼音:
wèi wéi bù kě
成语解释:
可以。委婉地肯定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7回:“各位所长,优则存之,劣则删之,未为可。”
2678

无往

成语拼音:
wú wǎng bù lì
成语解释:
所到之处;没有顺利的。指处处行得通。
成语出处:
唐 李虚中《命书》:“官高禄厚,无往利。”
2679

威武能屈

成语拼音:
wēi wǔ bù néng qū
成语解释:
威武:武力。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。形容畏强暴
成语出处: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能淫,贫贱能移,威武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2680

威武能屈,贫贱能移

成语拼音:
wēi wǔ bù néng qū,pín jiàn bù néng yí
成语解释:
威武:武力;贱:地位低。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,因贫贱而改变节操
成语出处:
鲁迅《记苏联版画展览会》:“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,确有许多‘威武能屈,贫贱能移’的必说真话的人们。”
* 不的成语,带不字的成语,包含不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