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不字的成语 (3354个)
-
2681
威武不屈
- 成语拼音:
- wēi wǔ bù qū
- 成语解释:
-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;表示坚贞顽强。威武:权势;武力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-
2682
无往不胜
- 成语拼音:
- wú wǎng bù shèng
- 成语解释:
- 往:到。所到之处;没有不胜利的。指在各处都行得通;办得好;能取得成功。
- 成语出处:
- 京剧《红色娘子军》第二场:“连长,我们军民一心,就无往不胜!”
-
2683
亹亹不厌
- 成语拼音:
- wěi wěi bù yàn
- 成语解释:
- 亹亹:同“娓娓”。连续说话,不知疲倦。指讲话或文章十分精彩感人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固传论》:“若固之序事,不激诡,不抑抚,赡而不秽,详而有体,使读之者,亹亹不厌。”
-
2684
无微不至
- 成语拼音:
- wú wēi bù zhì
- 成语解释:
-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魏了翁《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》:“臣窃念主忧臣辱,义不得辞,跼蹐受命,退而差辟官吏、条列事目、调遣将士,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,靡微不周。”
-
2685
勿谓言之不预
- 成语拼音:
-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
- 成语解释:
-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一经觉察,白简无情,勿谓言之不预也。”
-
2686
勿谓言之不预也
- 成语拼音:
-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yě
- 成语解释:
- 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。指把话说在前面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一经觉察,白简无情,勿谓言之不预也。”
-
2687
畏葸不前
- 成语拼音:
- wèi xǐ bù qián
- 成语解释:
- 不敢向前。葸:害怕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清史稿 高宗纪二》:“丁卯,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,褫丰安公爵、田国思侯爵,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。”
-
2688
无一不备
- 成语拼音:
- wú yī bù bèi
- 成语解释:
- 谓样样齐全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一回:“真是:吃的,喝的,穿的,戴的,无一不精,无一不备。”
-
2689
无远不届
- 成语拼音:
- wú yuǎn bù jiè
- 成语解释:
- 不管多远之处,没有不到的。同“无远弗届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南史·陈纪·武帝》:“用能百揆时序,四门允穆,无恩不服,无远不届。”
-
2690
无盐不解淡
- 成语拼音:
- wú yán bù jiě dàn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三卷:“但是无盐不解淡,总还得带些银子去,抚台的是垫了。”
-
2691
无一不知
- 成语拼音:
- wú yī bù zhī
- 成语解释:
- 没有什么不知道的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49卷引《五符经》:“知一者,无一之不知也。不知一者,无一能知也。一者,至贵无偶之号也。”
-
2692
无幽不烛
- 成语拼音:
- wú yōu bù zhú
- 成语解释:
- 黝暗处无不被照亮。比喻明察隐微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·元帝纪》:“陛下明并日月,无幽不烛,深谋远猷,出自胸怀。”
-
2693
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
- 成语拼音:
-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,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
- 成语解释:
- 勿:不要;为:做。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,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
- 成语出处:
- 《诸葛亮集》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”
-
2694
无征不信
- 成语拼音:
- wú zhēng bù xìn
- 成语解释:
- 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上焉者,虽善无征,无征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”
-
2695
行不从径
- 成语拼音:
- xíng bù cóng jìng
- 成语解释:
- 走路不遵循正道。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。
- 成语出处:
-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:“譬之出不由门,行不从径也,以是求利,不亦难乎?”
-
2696
响不辞声
- 成语拼音:
- xiǎng bù cí shēng
- 成语解释:
- 响:回声。回响不能离开声音。比喻荣誉从实际作为得来
- 成语出处:
- 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响不辞声,鉴不辞形,君子正一,而万物皆成。”
-
2697
行不得也哥哥
- 成语拼音:
- 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
- 成语解释:
- 鹧鸪叫声的拟意,表示行路艰难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丘濬《禽言》诗:“行不得也哥哥,十八滩头乱石多。东去入闽南入广,溪流湍驶岭嵯峨,行不得也哥哥。”
-
2698
邪不敌正
- 成语拼音:
- xié bù dí zhèng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邪不犯正。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庄攈松》:“邪不敌正,理固然也。”
-
2699
行不贰过
- 成语拼音:
- xíng bù èr guò
- 成语解释:
- 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。语出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”
- 成语出处:
- 语出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”
-
2700
心不负人,面无惭色
- 成语拼音:
- xīn bù fù rén,miàn wú cán sè
- 成语解释:
- 负:亏欠;惭:羞愧。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,表情也就会很坦然
- 成语出处:
- 《新编五代史评话·唐史》:“若以爱惜库物,遭大王杀死,仆见先王于地下,面无惭色矣。”
* 不的成语,带不字的成语,包含不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