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之字的成语 (1982个)

861

缧绁

成语拼音:
léi xiè zhī è
成语解释:
缧绁:拘押犯人的绳索,引申为囚禁。指牢狱灾厄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:“我也自这般寻思。若不是贤兄如此周全,宋江定遭缧绁厄。”
862

缧绁

成语拼音:
léi xiè zhī kǔ
成语解释:
缧绁:拘押犯人的绳索,引申为囚禁。指牢狱
成语出处:
罗广斌《红岩》第十章:“听说你要脱离缧绁苦了,可喜可贺!”
863

缧绁

成语拼音:
léi xiè zhī yōu
成语解释:
缧绁:捆绑犯人的绳子。引申为囚禁。被囚禁的忧虑。指有坐牢的危险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通信》:“逃掉了五色旗下的‘铁窗斧钺风味’,而在青天白日下又有‘缧绁忧’了。”
864

凌霄

成语拼音:
líng xiāo zhī zhì
成语解释:
凌霄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 慕容垂载记》:“遇风尘会,必有凌霄志。”
865

立于不败

成语拼音:
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
成语解释:
立于:处在;地:地位。指人处在不会失败的境地上。
成语出处:
孙武《孙子 军形篇》:“故善战者,立于不败地,而不失敌败也。”
866

礼仪

成语拼音:
lǐ yí zhī bāng
成语解释:
礼仪:礼节和仪式;邦:国家。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。
成语出处: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最后的贵族》:“中国自古是礼仪邦,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,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,一点文化也没有。”
867

蝼蚁

成语拼音:
lóu yǐ zhī chéng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868

燎原

成语拼音:
liáo yuán zhī huǒ
成语解释:
燎原:火烧原野。大火。比喻气势壮大的群众运动
成语出处:
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燎于原,不可向迩。”
869

令原

成语拼音:
líng yuán zhī qī
成语解释:
指兄、弟去世
成语出处:
《诗经 小雅 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,每有良朋,况也永叹。”
870

龙阳

成语拼音:
lóng yáng zhī xìng
成语解释:
兴:嗜好,雅兴。战国时龙阳君以男色事魏王而得宠。指喜好男色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,便知有一家学,学中广有青年子弟,不免偶动了龙阳兴,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。”
871

凌云

成语拼音:
líng yún zhī zhì
成语解释:
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往时武帝好神仙,相如上《大人赋》欲以风帝,反缥缥有陵(凌)云志。”
872

不易

成语拼音:
lái zhī bù yì
成语解释:
易:轻易、容易。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。
成语出处:
明 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873

大吉

成语拼音:
liū zhī dà jí
成语解释:
溜: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跑掉。吉:吉利;吉祥。偷偷地跑掉为妙。指溜掉了事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8回:“帮他几个,其中一班势利小人,早已溜大吉。”
874

当然

成语拼音:
lǐ zhī dāng rán
成语解释:
理所当然,理应如此
成语出处:
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6卷:“此原是君家物,今日来取,理当然。”
875

乎也

成语拼音:
liū zhī hū yě
成语解释:
溜走(讽刺的、风趣的说法)。
成语出处: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3回:“米先生也不好意思,抽空儿他就溜乎也了。”
876

将至

成语拼音:
lǎo zhī jiāng zhì
成语解释:
多用作自称衰老语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谢胡参政启》:“少不如人,所向墙壁;老将至,乃罣网罗。”
877

未定

成语拼音:
liàn zhī wèi dìng
成语解释:
用心琢磨,反复锤炼,决定不下来
成语出处:
878

一目

成语拼音:
luó zhī yī mù
成语解释:
一孔。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;脱离了整体,局部便不起作用。
成语出处:
《淮南子 说山训》:“有鸟将来,张罗而待,得鸟者罗一目也。今非昔比为一目罗,则无时得鸟矣。”
879

用,和为贵

成语拼音:
lǐ zhī yòng,hé wéi guì
成语解释:
和:和谐,协调。按礼行事,当以和平和谐为本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礼用,和为贵,先王道,斯为美。”
880

立足

成语拼音:
lì zú zhī dì
成语解释:
立足:站住脚。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。比喻存身的处所。
成语出处:
清 湘灵子《轩亭冤》:“你们这班狂妄徒,还有立足地么?”
* 之的成语,带之字的成语,包含之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