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之字的成语 (1982个)

1281

毫厘,谬以千里

成语拼音:
shī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
成语解释:
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大戴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。失毫厘,差千里。’”
1282

毫厘,差千里

成语拼音:
shī zhī háo lí,chà zhī qiān lǐ
成语解释: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成语出处:
《大戴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。失毫厘,差千里。’故君子慎重始也。”
1283

交臂

成语拼音:
shī zhī jiāo bì
成语解释:
交臂:胳膊碰胳膊。指双方擦肩而过。形容当面错过机会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。”
1284

千里,差若毫厘

成语拼音:
shī zhī qiān lǐ,chà ruò háo lí
成语解释: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成语出处:
《隋书 天文志上》:“失千里,差若毫厘,大象一乖,馀何可验!”
1285

所好,下必从

成语拼音:
shàng zhī suǒ hào,xià bì cóng zhī
成语解释:
好:喜爱。在上的人喜欢什么,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
成语出处: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”
1286

桑榆

成语拼音:
shōu zhī sāng yú
成语解释:
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东隅,收桑榆”。谓初虽有失,而终得补偿。后以“收桑榆”谓事犹未晚,尚可补救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东隅,收桑榆”。
1287

无愧

成语拼音:
shòu zhī wú kuì
成语解释:
受:接受,得到。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
成语出处:
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四卷:“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,万般辛苦,受无愧。”
1288

无味,弃不甘

成语拼音:
shí zhī wú wèi,qì zhī bù gān
成语解释:
味:滋味。吃起来没有滋味,丢掉它又可惜。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书信集·致章廷谦》:“这一种杂志,大约小峰是食无味,弃不甘也。”
1289

无味,弃可惜

成语拼音:
shí zhī wú wèi,qì zhī kě xī
成语解释:
味:滋味。吃起来没有滋味,丢掉它又可惜。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
成语出处:
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如可惜,食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1290

身自为

成语拼音:
shēn zì wéi zhī
成语解释:
身:亲自。亲自去做到它
成语出处: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:“那奚落他的人,昔日肆口乱道诽谤言,至今日一一身自为。”
1291

以法

成语拼音:
shéng zhī yǐ fǎ
成语解释:
绳:准绳;引申为制裁;:代词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准绳;给予制裁。
成语出处:
汉 冯衍《上疏自陈》:“以文帝明而魏尚忠,绳以法则为罪,施以德则为功。”
1292

有愧

成语拼音:
shòu zhī yǒu kuì
成语解释:
受:接受,得到。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感到惭愧
成语出处: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七回:“又买礼来,使老身却不恭,受有愧。”
1293

又损

成语拼音:
sǔn zhī yòu sǔn
成语解释:
形容极为谦虚。
成语出处:
《庄子 知北游》:“故曰为道者日损,损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”
1294

神至

成语拼音:
shén zhì zhī bǐ
成语解释:
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。
成语出处:
清·侯方域《倪云林十万图记》:“其皱擦勾斫、分披纠合,无一不备神至笔,岂可以一律论耶!”
1295

者成,逆者败

成语拼音:
shùn zhī zhě chéng,nì zhī zhě bài
成语解释:
顺:依顺;成:成功;逆:违背。顺从他的就能成功,违背他的定要失败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寄陈同甫书》:“然区区鄙意,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,顺者成,逆者败,因非古圣贤所能独然。”
1296

者昌,逆者亡

成语拼音:
shùn zhī zhě chāng,nì zhī zhě wáng
成语解释:
顺:顺从;昌:昌盛;逆:违背;亡:灭亡。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,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阴阳四时,八位,十二度,二十四节各有教令,顺者昌,逆者不死则亡。”
1297

桑梓

成语拼音:
sāng zǐ zhī dì
成语解释:
桑梓:种在宅院的桑树、梓树。指故乡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那郢都乃是桑梓地,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,会一会亲友。”
1298

四战

成语拼音:
sì zhàn zhī dì
成语解释:
指四面平坦,无险可守,容易受攻击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赵,四战地也,其民习兵,伐不可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颖川,四战地也,天下有变,常为兵冲。”
1299

四战

成语拼音:
sì zhàn zhī guó
成语解释:
指四面平坦,无险可守,容易受攻击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
《商君书 兵守》:“四战国贵守战,负海国贵攻战。”《史记 乐毅列传》:“赵,四战国也,其民习兵,伐不可。”
1300

三折

成语拼音:
sān zhé zhī gōng
成语解释:
肱:胳膊。几次断臂,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自能造诣精深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今闻老爷大展三折肱,治我一国主,若主上病愈,老爷江山有分,我辈皆臣子也,礼当拜请。”
* 之的成语,带之字的成语,包含之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