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之字的成语 (1982个)

1381

五尺

成语拼音:
wǔ chǐ zhī tóng
成语解释:
见“五尺童”。
成语出处:
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外无期功强近亲,内无应门五尺僮。”
1382

无耻

成语拼音:
wú chǐ zhī yóu
成语解释:
尤:特别突出的。无耻中最无耻的。
成语出处:
清 王士禛《分甘余话》:“二子可谓失其本心,无耻尤者也。”
1383

未定

成语拼音:
wèi dìng zhī tiān
成语解释:
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。
成语出处: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天,自己先留个地步。”
1384

万代

成语拼音:
wàn dài zhī yè
成语解释:
万世的不朽功业
成语出处:
唐·王勃《三国论》:“不能恢崇万代业,创建七百基。”
1385

万夫不当

成语拼音:
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
成语解释:
当:抵挡。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。形容非常勇敢。
成语出处:
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一折:“想关云长但上阵处,凭着他坐下马、手中刀、鞍上将,有万夫不当勇。”
1386

无缚鸡

成语拼音:
wú fù jī zhī lì
成语解释:
缚:捆,绑。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。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
成语出处:
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一折:“那韩信手无缚鸡力,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,他就钻过去了。”
1387

无方

成语拼音:
wú fāng zhī mín
成语解释:
古谓不知礼法的人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是故隆礼由礼,谓有方士;不隆礼,不由礼,谓无方民。”
1388

梧凤

成语拼音:
wú fèng zhī míng
成语解释:
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毛传:“梧桐盛也,凤凰鸣也,臣竭其力,则地极其化;天下和洽,则凤凰乐德。”后因以“梧凤鸣”比喻政教和协、天下太平。
成语出处:
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毛传:“梧桐盛也,凤凰鸣也,臣竭其力,则地极其化;天下和洽,则凤凰乐德。”
1389

瓦釜

成语拼音:
wǎ fǔ zhī míng
成语解释:
瓦釜:古代简单的乐器,比喻庸才。庸才显赫。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,威风一时
成语出处:
唐·柳宗元《代人进瓷器状》:“且无瓦釜鸣,是称土铏德。”
1390

无服

成语拼音:
wú fú zhī sàng
成语解释:
谓有悲恻心而无服丧举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凡民有丧,匍匐救,无服丧也。”
1391

无服

成语拼音:
wú fú zhī shāng
成语解释:
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。因未成年,无丧服礼,故称。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》:“以有虞氏瓦棺葬无服殇。”
1392

万夫

成语拼音:
wàn fū zhī yǒng
成语解释:
万人不能抵御的勇气。形容极其勇健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一折:“想关云长但上阵处,凭着他坐下马、手中刀、鞍上将,有万夫不当勇。”
1393

无根木,无源

成语拼音:
wú gēn zhī mù,wú yuán zhī shuǐ
成语解释:
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有冠冕,木水有本原。”
1394

亡国

成语拼音:
wáng guó zhī qì
成语解释:
指象箸、玉杯类的器皿,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。
成语出处: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贵直》:“亡国器陈于廷,所以为戒。”
1395

亡国

成语拼音:
wáng guó zhī shè
成语解释:
已亡国家的祠社。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,以自儆戒。
成语出处:
《谷梁传·哀公四年》:“亡国社,以为庙屏,戒也。”
1396

亡国

成语拼音:
wáng guó zhī shēng
成语解释:
指淫靡的音乐。
成语出处:
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亡国声,不可遂也。”
1397

亡国

成语拼音:
wáng guó zhī yīn
成语解释:
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乐记》:“亡国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
1398

无何有

成语拼音:
wú hé yǒu zhī xiāng
成语解释:
无何有:即无有。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,后指虚幻的境界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于无何有乡,广莫野?”
1399

乌合

成语拼音:
wū hé zhī zhòng
成语解释:
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
成语出处:
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
1400

瓦合

成语拼音:
wǎ hé zhī zú
成语解释:
瓦合:碎瓦相拼合。卒:士兵。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。比喻没有组织纪律的军队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郦食其传》:“食其曰:‘足下起瓦合卒,收散乱兵,不满万人,欲以径入强秦,此所谓探虎口者也。’”
* 之的成语,带之字的成语,包含之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