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发字的成语 (322个)

141

苍颜

成语拼音:
huá fà cāng yán
成语解释:
颜:容颜。头花白,面容苍老。形容老年人的相貌
成语出处:
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独宿博山王氏庵》:“平生塞北江南,归来华苍颜。”
142

骀背

成语拼音:
huáng fā dài bèi
成语解释:
见“黄台背”。
成语出处:
唐·李德裕《上尊号玉册文(会昌二年奉敕撰)》:“于是服冕之士,戴鹖之伦,暨藩侯邦伯,黄骀背,不谋而进曰……”
143

大号

成语拼音:
huàn fā dà hào
成语解释:
犹言涣汗大号。
成语出处:
唐·陆贽《论裴延龄奸蠹书》:“罢息诛求,敦尚节俭,涣大号,与人更新。”
144

鸡皮

成语拼音:
hè fà jī pí
成语解释:
:白;鸡皮:形容皮肤有皱纹。皮肤皱,头苍白。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。
成语出处:
北周 庾信《竹杖赋》:“噫,子老矣!鹤鸡皮,蓬头历齿。”
145

逆起

成语拼音:
hèng fā nì qǐ
成语解释:
横:不测,意外。指出乎所料,突然兴起
成语出处:
宋·岳珂《桯史·丹棱巽岩》:“吉凶祸福,横逆起,有不可知,将合于道,其惟权乎。”
146

丝粟

成语拼音:
háo fā sī sù
成语解释:
形容极其微小。
成语出处:
宋·陈亮《跋焦伯强帖》:“诸公巨人踵武相接,天下毫丝粟之才,皆得以牵连成就,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!”
147

松姿

成语拼音:
hè fā sōng zī
成语解释:
白色的头,松树的姿态。形容人虽老犹健。
成语出处:
金·元好问《紫微刘丈山水为济川赋》诗:“千章古木散岩谷,鹤松姿馀典刑。”
148

台背

成语拼音:
huáng fā tái bèi
成语解释:
指长寿的老人。后亦泛指老年人。黄,指老年人头由白转黄。台背,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。台,通“鲐”。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鲁颂》:“黄台背,寿胥与诚。”
149

鲐背

成语拼音:
huáng fā tái bèi
成语解释:
:老年人头由白转黄,后常指老年人。鲐背;鲐鱼背上有黑斑,老人背上也有,因常借指老人。指长寿老人,也泛指老年人。亦作“黄台背”、“黄耈台背”、“鲐背苍耈”。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宗炳《明佛论》:“虽复黄鲐背,犹自觉所经俄顷,况其短者乎?”
150

童颜

成语拼音:
hè fà tóng yán
成语解释:
:白白的头;童颜:红红的面色。满头白;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。形容老年人气色好;有精神。
成语出处:
唐 田颖《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》:“自言非神亦非仙,鹤童颜古无比。”
151

无遗

成语拼音:
háo fà wú yí
成语解释:
毫:细毛;:头;毫:比喻细微;遗:遗漏。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》:“致有差误,圣明所监,毫无遗,恕臣不逮。”
152

萧墙

成语拼音:
huò fā xiāo qiáng
成语解释: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祸乱生在内部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153

制人

成语拼音:
hòu fā zhì rén
成语解释:
动;制:控制、制服。指先让对方动手;抓住其弱点之后;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。指后动制服人的措施。
成语出处:
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后之,先之至,此用兵之要术也。”
154

洪炉燎

成语拼音:
hóng lú liáo fà
成语解释:
洪炉:大炉子。大火炉里烧毛。比喻事情极易解决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,必无事矣。”
155

恨穷

成语拼音:
hèn qióng fā jí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156

红颜白

成语拼音:
hóng yán bái fà
成语解释:
颜:面容,脸色。头花白,面色红润。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。指红颜少女和白老翁
成语出处:
明·张伯纯《收江南·寿康对山太史》曲:“看了这红颜白老风流,觑的那今来古往似蜉蝣。”
157

旧病复

成语拼音:
jiù bìng fù fā
成语解释:
比喻老毛病又犯了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8回:“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,倒也罢了;只是他在家里说着好听,到了外头,旧病复,难拘束他了。”
158

间不容

成语拼音:
jiàn bù róng fà
成语解释:
间:空隙。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。比喻情势非常危急。也指严谨完整;没有破绽。
成语出处:
汉 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系绝于天,不可复结;坠入深渊,难以复出,其出不出,间不容。”
159

机不容

成语拼音:
jī bù róng fā
成语解释:
比喻时机紧迫。
成语出处:
清·魏源《默觚·治篇》:“事变之来,机不容,事后追悟,与不悟同。”
160

箭不虚

成语拼音:
jiàn bù xū fā
成语解释:
箭射得准;每必中。也作“弓不虚”。
成语出处:
汉 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弓不虚,应声而倒。”
* 发的成语,带发字的成语,包含发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