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得字的成语 (304个)

201

其所

成语拼音:
sǐ dé qí suǒ
成语解释:
指死有价值;有意义。所:地方。
成语出处:
《魏书 张普惠传》:“人生有死,死其所,夫复何恨。”
202

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

成语拼音:
shě dé yī shēn guǎ,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
成语解释:
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
成语出处:
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八回:“拚着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。”
203

失而复

成语拼音:
shī ér fù dé
成语解释:
失:遗失,丧失。失去而又
成语出处:
宋·王安石《原过》:“是失而复,废而复举也。”
204

是非

成语拼音:
shì fēi dé shī
成语解释:
正确与错误,到的与失去的。
成语出处:
宋·朱熹《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》:“不知所言,重念臣愚,素无史学,然于是非失之故,实有善善恶恶之心。”
205

神领意

成语拼音:
shén lǐng yì dé
成语解释:
形容领悟透彻。
成语出处:
《高坐别传》:“性高简,不学晋语,诸公与之言,皆因传译。然神领意,顿在言前。”
206

神色自

成语拼音:
shén sè zì dé
成语解释:
神色:神情,态度;自:自觉意,快意。神情显露出意的样子
成语出处:
唐·温庭筠《乾诔子·权长孺》:“长孺视之,忻然有喜色,如获千金之惠,涎流于吻,连撮瞰之,神色自,合坐惊异。”
207

塞翁

成语拼音:
sāi wēng dé mǎ
成语解释:
比喻失无常,祸福相倚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耳热》:“精神乏,安心要把驴儿跨,又谁知塞翁马,塞翁马。”
208

矢在弦上,不不发

成语拼音:
shǐ zài xián shàng,bù dé bù fā
成语解释:
矢:箭;弦: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绳子。箭已搭在弦上。比喻为形势所迫,不不采取某种行动
成语出处:
晋·王沈《魏书》:“琳谢曰:‘矢在弦上,不不发。’太祖爱其才,不咎。”
209

篮里便是菜

成语拼音:
tiǎo dé lán lǐ biàn shì cài
成语解释:
比喻到一点就行,毫不挑剔。
成语出处: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挑篮里便是菜,一个信送将进去,登时把陈定放了出来。”
210

贪多务

成语拼音:
tān duō wù dé
成语解释:
贪:求多;务:务必。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知识。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贪多务,细大不捐。”
211

无厌

成语拼音:
tān dé wú yàn
成语解释:
贪:求多;:获取;厌:满足。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。
成语出处:
《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》:“洞宾叹曰:‘人心贪无厌,一至于此!’”
212

探骊

成语拼音:
tàn lí dé zhū
成语解释:
骊:古指黑龙。在骊龙的颔下取宝珠。原指冒大险大利。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,措辞扼要,到要领。
成语出处:
清 陈其元《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》:“如探骊珠,觉前贤纷纷议论,均为饶舌矣。”
213

踏破芒鞋没觅处,来全不费工夫

成语拼音:
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,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
成语解释:
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到了
成语出处: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欢喜不尽,暗说道:‘踏破芒鞋没觅处,来全不费工夫。’”
214

陶然自

成语拼音:
táo rán zì dé
成语解释:
自己觉快意。
成语出处:
宋·苏轼《杨绘可知徐州》:“坐废十年,陶然自。”
215

恬然自

成语拼音:
tián rán zì dé
成语解释:
恬然:安静舒适的样子;自:自觉意。形容心情安静、舒适
成语出处:
唐·骆宾王《与博昌父老书》:“野老清淡,恬然自。”
216

泰然自

成语拼音:
tài rán zì dé
成语解释:
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
成语出处:
217

淘沙

成语拼音:
táo shā dé jīn
成语解释:
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真金。比喻除去杂质,提取精华。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。
成语出处:
《关尹子》六七:“我之为我,如灰中金,而不若矿沙之金。破矿金,淘沙金,扬灰终身,无金也。”
218

唾手而

成语拼音:
tuò shǒu ér dé
成语解释:
唾手:往手上吐唾沫。比喻极容易到的东西
成语出处:
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54回:“这房可唾手而。”
219

唾手可

成语拼音:
tuò shǒu kě dé
成语解释:
比喻非常容易到。唾手:往手上吐唾沫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 褚遂良传》:“但遣一二慎将,付锐兵十万,翔会云輣,唾手可取。”
220

探手可

成语拼音:
tàn shǒu kě dé
成语解释:
探:向前伸出。一伸手就可以到。形容不费力气
成语出处:
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楔子:“自谓状元探手可,岂知时运不济,榜上无名。”
* 得的成语,带得字的成语,包含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