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得字的成语 (304个)
-
241
欣然自得
- 成语拼音:
- xīn rán zì dé
- 成语解释:
- 心情舒适、自觉得意貌。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士友常以此短之,而丕欣然自得。”
-
242
凶竖得志
- 成语拼音:
- xiōng shù dé zhì
- 成语解释:
- 竖:童仆;凶竖:凶恶的小人。凶恶的小人得行其志
- 成语出处:
-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:“当是时,凶竖得志,士大夫皆丧其气矣。”
-
243
忻忻得意
- 成语拼音:
- xīn xīn dé yì
- 成语解释:
- 心情欢喜自觉快意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0回:“那些小旦,取在十名前的,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,都忻忻得意。”
-
244
轩轩甚得
- 成语拼音:
- xuān xuān shèn dé
- 成语解释:
- 轩轩:洋洋自得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得意。[
- 成语出处:
- 《新唐书·孔戣传》:“戣自以适所志,轩轩甚得。”
-
245
欣欣自得
- 成语拼音:
- xīn xīn zì dé
- 成语解释:
- 犹言欣然自得。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6卷:“朱源在灯下细观其貌,比前倍加美丽,欣欣自得,道声:‘娘子请坐。’”
-
246
逍遥自得
- 成语拼音:
- xiāo yáo zì dé
- 成语解释:
- 无拘无束,安闲自得。
- 成语出处:
- 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。”
-
247
杳不可得
- 成语拼音:
- yǎo bù kě dé
- 成语解释:
- 杳:不见踪影,没有迹象。没有一点消息
- 成语出处:
-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1卷:“求之市中数日,杳不可得。”
-
248
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
- 成语拼音:
- yù bàng xiāng chí,yú rén dé lì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面都不相让。渔翁来了,把两个都捉住了。
-
249
鹬蚌相持,渔翁得利
- 成语拼音:
- yù bàng xiāng chí,yú wēng dé lì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面都不相让。渔翁来了,把两个都捉住了。
-
250
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
- 成语拼音:
- yù bàng xiāng zhēng,yú wēng dé lì
- 成语解释:
- 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钳其喙。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’蚌亦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鹬。’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
-
251
一蹴而得
- 成语拼音:
- yī cù ér dé
- 成语解释:
- 见“一蹴而就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茅盾《路》十二:“现在,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,必须用持久战。”
-
252
咬得菜根
- 成语拼音:
- yǎo dé cài gēn
- 成语解释:
- 旧指安贫守道。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。
- 成语出处:
- 宋·朱熹《小学·善行实敬身》:“汪信民尝言:‘人常咬得菜根,则百事可做。’”
-
253
一得之功
- 成语拼音:
- yī dé zhī gōng
- 成语解释:
- 一得:一点儿心得;功:成绩。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;指微小的成功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君曰:‘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’”
-
254
一得之见
- 成语拼音:
- yī dé zhī jiàn
- 成语解释:
-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。表示谦虚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君曰:‘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’”
-
255
意得志满
- 成语拼音:
- yì dé zhì mǎn
- 成语解释:
-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。亦作“志得意满”。
- 成语出处:
- 元·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今汉王大败亏输,项王意得志满。”
-
256
一得之愚
- 成语拼音:
- yī dé zhī yú
- 成语解释:
-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君曰:‘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’”
-
257
一夫得道,九族升天
- 成语拼音:
- yī fū dé dào,jiǔ zú shēng tiān
- 成语解释:
-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,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
- 成语出处:
-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》第九回:“我听说一夫得道,九祖升天,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?”
-
258
因祸得福
- 成语拼音:
- yīn huò dé fú
- 成语解释:
- 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。指对祸患处理得当;坏事变成了好事。
- 成语出处:
-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苏秦列传》:“越王勾践栖于会稽,复残强吴而霸天下,此皆因祸为福,转败为功者也。”
-
259
一举两得
- 成语拼音:
- yī jǔ liǎng dé
- 成语解释:
- 举:做事。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。
- 成语出处:
- 《晋书 束皙传》:“赐其十年之复,以慰重迁之情。一举两得,外实内宽。”
-
260
优劣得所
- 成语拼音:
- yōu liè dé suǒ
- 成语解释:
- 好的差的各得其所
- 成语出处:
* 得的成语,带得字的成语,包含得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