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无字的成语 (1371个)

1021

盐不解淡

成语拼音:
wú yán bù jiě dàn
成语解释:
比喻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。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三卷:“但是盐不解淡,总还得带些银子去,抚台的是垫了。”
1022

与比伦

成语拼音:
wú yǔ bǐ lún
成语解释:
指事物非常完美,没有能跟它相比的。同“与伦比”。
成语出处:
宋·王禹偁《西京谢上表》:“永宫宠遇,与比伦。”
1023

一不知

成语拼音:
wú yī bù zhī
成语解释:
没有什么不知道的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成语出处:
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49卷引《五符经》:“知一者,一之不知也。不知一者,一能知也。一者,至贵偶之号也。”
1024

幽不烛

成语拼音:
wú yōu bù zhú
成语解释:
黝暗处不被照亮。比喻明察隐微。
成语出处:
《晋书·元帝纪》:“陛下明并日月,幽不烛,深谋远猷,出自胸怀。”
1025

翼而飞

成语拼音:
wú yì ér fēi
成语解释:
翼:翅膀。没有翅膀却飞走了。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说山川》:“众议成林,翼而飞,三人成市虎。”
1026

远弗届

成语拼音:
wú yuǎn fú jiè
成语解释:
不管多远之处,没有不到的。
成语出处:
《尚书·大雨谟》:“惟德动天,远弗届。”
1027

以复加

成语拼音:
wú yǐ fù jiā
成语解释:
复:再。再也不能超过。指程度达到了顶点。
成语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下》:“宜崇其制度,宣视海内,且令万世之后以复加也。”
1028

庸讳言

成语拼音:
wú yōng huì yán
成语解释:
不必忌讳这样说。
成语出处:
周恩来《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》:“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庸讳言的。”
1029

颜见江东父老

成语拼音:
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
成语解释:
江东:借指家乡。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,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笑曰:‘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一人还,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’”
1030

一可

成语拼音:
wú yī kě
成语解释:
没有一点可取的
成语出处:
汉·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彰君之恶伤私义,二者一可,而先生行之,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也。”
1031

言可对

成语拼音:
wú yán kě duì
成语解释:
对:对答,回答。没有话来回答。
成语出处: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四:“师曰:‘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言可对。’”
1032

有伦比

成语拼音:
wú yǒu lún bǐ
成语解释:
没有比得上。
成语出处:
唐·李翱《卓异记·叙封禅并两朝》:“祖宗封禅,自古帝王,有伦比。”
1033

与伦比

成语拼音:
wú yǔ lún bǐ
成语解释:
伦:类;同类。没有能跟它相比的。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。
成语出处:
唐 卢氏《逸史》:“置于州,张宠敬与伦比。”
1034

颜落色

成语拼音:
wú yán luò sè
成语解释:
失色,面人色。
成语出处:
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唬得他颜落色,惊得他手脚难抬。”
1035

以塞责

成语拼音:
wú yǐ sè zé
成语解释:
自谦之语。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 东方朔传》:“妾幸蒙陛下厚恩,先帝遗德,奉朝请之礼,备臣妾之仪,列为公主,赏赐邑人,隆天重地,死以塞责。”
1036

与为比

成语拼音:
wú yǔ wéi bǐ
成语解释:
与伦比,可比拟。
成语出处:
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明帝纪》:“荣宠之盛,与为比。”
1037

成语拼音:
wú yuàn wú dé
成语解释:
既没有怨恨,也没有恩德。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。
成语出处:
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德,不知所报。”
1038

唯一

成语拼音:
wéi yī wú èr
成语解释:
只有这一个,没有第二个。形容唯一的,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
成语出处:
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四十九回:“这件事儿,说也话长,真是江苏省内唯一二的新闻。”
1039

成语拼音:
wú yuán wú gù
成语解释:
缘:因由;故:原因;缘故。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4回:“因又说道:‘好好的,从哪里说起!故白受了一场气!”
1040

成语拼音:
wú yá wú jì
成语解释:
涯:边际,极限;际:边缘处。形容范围极为广阔
成语出处: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5回:“好好的平原旷野,却怎么弥弥漫漫,一望都是白浪滔天,际,却似个东洋大海。”
* 无的成语,带无字的成语,包含无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