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知字的成语 (413个)

181

士为己者死

成语拼音:
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
成语解释:
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
成语出处:
《战国策 赵策一》:“士为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吾其报氏之雠矣。”
182

数往

成语拼音:
shǔ wǎng zhī lái
成语解释:
数:计算;往:过去;来:未来。明了过去,可以推未来。
成语出处:
《周易 说卦》:“数往者顺,来者逆。”
183

视微

成语拼音:
shì wēi zhī zhuó
成语解释:
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道它的发展趋势。
成语出处:
三国 蜀 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 思虑》:“君子视微著,见始终,祸无从起,此思虑之政也。”
184

识微

成语拼音:
shí wēi zhī zhuó
成语解释:
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杜佑传》:“管仲有言:‘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。’此诚圣哲识微著之略也。”
185

三月不肉味

成语拼音:
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
成语解释:
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
成语出处: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肉味。”
186

安行

成语拼音:
shēng zhī ān xíng
成语解释:
生来就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
成语出处: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或生而之,或学而之,或困而之,及其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: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187

天文,下地理

成语拼音:
shàng zhī tiān wén,xià zhī dì lǐ
成语解释:
:晓得,道。形容学问渊博,无所不至
成语出处:
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吴国贤臣伍子胥,上天文,下地理,文经武律,以立其身。”
188

灼见

成语拼音:
shēn zhī zhuó jiàn
成语解释:
灼:明亮。深邃的识,透彻的见解。
成语出处: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5回:“幼闻义方,长读经传,崇正辟邪之志,愈坚愈定,时以灭除老佛为念,深灼见,确然无疑。”
189

识字

成语拼音:
shí zì zhī shū
成语解释:
谓有文化识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莫说别个,就是阙忠辈呵,一般也貌昂藏,识字书,怎奈这命低微,执镫随鞭。”
190

恬不

成语拼音:
tián bù zhī chǐ
成语解释:
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;不以为耻。恬:安然、满不在乎。
成语出处:
宋 吕祖谦《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》:“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,恬不耻,反勒其功于铭,以章示后。”
191

恬不

成语拼音:
tián bù zhī guài
成语解释:
谓安然处之,不以为怪。语本汉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坏败,因恬而不怪。”
成语出处:
语出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坏败,因恬而不怪。”宋·苏轼《谢中书舍人表》:“既任止于训词,故权移于胥史,恬不怪,习为故常。”
192

恬不

成语拼音:
tián bù zhī kuì
成语解释:
见“恬不耻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阎尔梅《房琯论》:“军法,大将失律者,斩。琯失律,宜斩;不斩而罢,已属非法,尚恬不愧,宾客盈门。”
193

恬不

成语拼音:
tián bù zhī xiū
成语解释:
见“恬不耻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王韬《凇隐漫录·冯佩伯》:“特不解当时妇女,何以恬不羞,岂真叔宝全无心肝者哉?”
194

讨类

成语拼音:
tǎo lèi zhī yuán
成语解释:
谓通过类比而探渊源。
成语出处:
章炳麟《与简竹居书》:“稽其典礼,明其行事,令后生得以讨类原,无忘国故,斯其要也。”
195

他乡故

成语拼音:
tā xiāng gù zhī
成语解释:
:老朋友,熟人。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。
成语出处:
明 天然智叟《石头点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他乡故,分外亲热。”
196

他乡遇故

成语拼音:
tā xiāng yù gù zhī
成语解释:
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。指使人高兴的事。
成语出处:
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回:“果然有志竟成,上月被他打死一个,今日又去打虎,谁恰好遇见贤侄。邂逅相逢,真是‘万里他乡遇故’可谓三生有幸!”
197

成语拼音:
tiān zhī dì zhī
成语解释:
道,地道。指人人都道。亦指只有天道,地道,没有别人道。
成语出处:
元·杨梓《敬德不服老》第三折:“你须咱名讳,尽忠心天。”
198

,你

成语拼音:
tiān zhī dì zhī,nǐ zhī wǒ zhī
成语解释:
天地间只有你我两人才道这个秘密,不能对别人说
成语出处:
明·无名氏《女姑姑》第二折:“你又青春,我又年少,则除是天,你,咱两个好歹要成了这亲事罢。”
199

童子何

成语拼音:
tóng zǐ hé zhī
成语解释:
童子:小孩子。小孩子懂得什么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国之存亡,天也,童子何焉!”
200

叨在

成语拼音:
tāo zài zhī jǐ
成语解释:
叨:谦词,表示辱没他人,自觉惭愧;己:友谊深厚的朋友。有愧于作为您的己朋友。
成语出处:
清 霁园主人《夜潭随录 崔秀才》:“谓叨在己,亟当如命。
* 知的成语,带知字的成语,包含知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