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虫字的成语 (47个)

21

篆刻

成语拼音:
diāo chóng zhuàn kè
成语解释:
书、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,西汉时蒙童所习。因以“雕篆刻”喻词章小技。
成语出处:
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。童子雕篆刻。’俄而曰;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按,“”指书,“刻”指刻符,各为一种字体。
22

肚里蛔

成语拼音:
dù lǐ huí chóng
成语解释:
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,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。
成语出处: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:“你是你爹肚里蛔。”
23

蠹书

成语拼音:
dù shū chóng
成语解释:
蛀书的子。比喻读死书的人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杂诗》:“岂殊蠹书,生死文字间。”
24

虎豹狼

成语拼音:
hǔ bào láng chóng
成语解释:
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。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手中那棒,上抵三十三天,下至十八层地狱,把些虎豹狼,满山群怪,七十二洞妖王,都吓得磕头礼拜。”
25

糊涂

成语拼音:
hú tú chóng
成语解释:
不明事理的人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云岫这东西,不给他两句,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呢。”
26

得失

成语拼音:
jī chóng dé shī
成语解释:
像鸡啄、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。比喻细微的事情;无关紧要的得失。
成语出处:
唐 杜甫《缚鸡行》诗:“小奴缚鸡向市卖,鸡被缚急相喧争。家中厌鸡食蚁,不知鸡卖还遭烹。鸡于人何厚薄,吾叱奴人解其缚。鸡得失无了时,注目寒江倚山阁。”
27

得丧

成语拼音:
jī chóng dé sàng
成语解释:
同“鸡得失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蒋士铨《临川梦·不梦》:“鸡得丧成恩怨,鸟鼠因缘见短长。”
28

寄生

成语拼音:
jì shēng chóng
成语解释:
寄生在别的生物体上的动物。比喻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,靠别人为生的人
成语出处:
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而名士们一向是靠欺骗奸滑为生,一面骂俗物,一面做俗物的寄生,养成中国历来文人只图小便宜的习气。”
29

虎豹

成语拼音:
láng chóng hǔ bào
成语解释:
①泛指凶猛的动物。②比喻恶人歹徒。
成语出处:
明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三折:“转过这山坡,一簇榆林,黑洞洞的,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虎豹。”
30

忘辛

成语拼音:
liǎo chóng wàng xīn
成语解释:
吃惯了蓼(一种有辣味的草)的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。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。
成语出处:
《文选·王粲(七哀)》:“蓼不知辛,去来勿与咨。”晋·左思《魏都赋》“习蓼之辛,玩进退之维谷。”
31

没毛大

成语拼音:
méi máo dà chóng
成语解释:
没有毛的老虎。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货郎旦》第一折:“这一把无情毒火,岂非是没毛大。”
32

鸟迹

成语拼音:
niǎo jì chóng sī
成语解释:
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
清·蒋士铨《临川梦·了梦》:“养娘真信人也,多劳,可怜他把鸟迹丝收护的牢。”
33

鼠肝

成语拼音:
shǔ gān chóng bì
成语解释:
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大宗师》:“以汝为汝肝乎?以汝为臂乎?”
34

水火兵

成语拼音:
shuǐ huǒ bīng chóng
成语解释:
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:水灾、火灾、战乱和书蠹。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病后杂谈之余》:“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,因为他们乱点一通,佛头着粪:这是古书的水火兵以外的三大厄。”
35

物腐

成语拼音:
wù fǔ chóng shēng
成语解释:
东西腐烂了才会生。比喻祸患的发生,总有内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,别人才能乘机打击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
36

无毛大

成语拼音:
wú máo dà chóng
成语解释:
没有毛的老虎。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。
成语出处:
元·史九敬先《庄周梦》第一折:“四件事无毛大,再休与酒色财气相逢。”
37

不可言冰

成语拼音:
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
成语解释:
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谈论冰。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。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
成语出处:
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十回:“夏不可言冰,蟪蛄不知春秋。”
38

不可语冰

成语拼音:
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
成语解释:
语:谈论。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谈论冰。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。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
成语出处: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夏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39

不可语寒

成语拼音:
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
成语解释:
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谈论寒冷。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。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
成语出处:
40

疑冰

成语拼音:
xià chóng yí bīng
成语解释:
比喻人囿于见闻,知识短浅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庄子 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* 虫的成语,带虫字的成语,包含虫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