虫字结尾的成语 (11个)

1

百足之

成语拼音:
bǎi zú zhī chóng
成语解释:
百足:一种多节多足的爬,即马陆。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,虽一时败
成语出处:
明 徐学谟《归有园尘谈》:“吝者自能致富,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;侠者或致破家,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。”
2

肚里蛔

成语拼音:
dù lǐ huí chóng
成语解释:
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,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。
成语出处: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:“你是你爹肚里蛔。”
3

蠹书

成语拼音:
dù shū chóng
成语解释:
蛀书的子。比喻读死书的人
成语出处:
唐·韩愈《杂诗》:“岂殊蠹书,生死文字间。”
4

虎豹狼

成语拼音:
hǔ bào láng chóng
成语解释:
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。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
成语出处: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手中那棒,上抵三十三天,下至十八层地狱,把些虎豹狼,满山群怪,七十二洞妖王,都吓得磕头礼拜。”
5

猿鹤沙

成语拼音:
yuán hè shā chóng
成语解释:
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晋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军尽化,君子为猿为鹤,小人为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朴子·释滞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军之众,一朝尽化,君子为鹤,小人成沙。”后因以“猿鹤沙”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。
成语出处:
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晋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军尽化,君子为猿为鹤,小人为为沙。”按,今本《抱朴子·释滞》作:“山徙社移,三军之众,一朝尽化,君子为鹤,小人成沙。”
6

糊涂

成语拼音:
hú tú chóng
成语解释:
不明事理的人
成语出处: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云岫这东西,不给他两句,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呢。”
7

寄生

成语拼音:
jì shēng chóng
成语解释:
寄生在别的生物体上的动物。比喻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,靠别人为生的人
成语出处:
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而名士们一向是靠欺骗奸滑为生,一面骂俗物,一面做俗物的寄生,养成中国历来文人只图小便宜的习气。”
8

没毛大

成语拼音:
méi máo dà chóng
成语解释:
没有毛的老虎。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货郎旦》第一折:“这一把无情毒火,岂非是没毛大。”
9

水火兵

成语拼音:
shuǐ huǒ bīng chóng
成语解释:
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:水灾、火灾、战乱和书蠹。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。
成语出处: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病后杂谈之余》:“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,因为他们乱点一通,佛头着粪:这是古书的水火兵以外的三大厄。”
10

无毛大

成语拼音:
wú máo dà chóng
成语解释:
没有毛的老虎。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。
成语出处:
元·史九敬先《庄周梦》第一折:“四件事无毛大,再休与酒色财气相逢。”
11

应声

成语拼音:
yìng shēng chóng
成语解释:
比喻自己胸无主张,随声附和他人。
成语出处:
唐·刘束《隋唐嘉话》:“有患应声病者,问医官苏澄,……过至他药,复应如初。澄因为处方,以此药为主,其病自除。”
* 最后一个字是虫的成语,虫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