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言字的成语 (696个)

201

空臆尽

成语拼音:
kōng yì jìn yán
成语解释:
臆:胸。胸中毫无隐藏,把知道的东西全都说出来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:“今蕡所对,敢空臆尽,汉魏以来,无与蕡比。”
202

快语

成语拼音:
kuài yán kuài yǔ
成语解释:
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
成语出处:
203

苦语软

成语拼音:
kǔ yǔ ruǎn yán
成语解释:
苦语:逆耳的忠;软:委婉的话。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语
成语出处:
南朝·梁·刘孝绰《栖隐寺碑》:“苦语软,随方弘训。”
204

无补

成语拼音:
kōng yán wú bǔ
成语解释:
空洞不切实际的论于事没有帮助
成语出处:
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46回:“众喙哓哓,空无补。”
205

款语温

成语拼音:
kuǎn yǔ wēn yán
成语解释:
指诚恳而温和的辞。
成语出处: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回:“宝玉见了这样,知难挽回,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来劝慰。”
206

虚语

成语拼音:
kōng yán xū yǔ
成语解释:
虚:虚假。指不实在的话语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吾闻帝贤者有也,空虚语,非所守也,吾不敢当帝位。”
207

可以意会,不可

成语拼音:
kě yǐ yì huì,bù kě yán chuán
成语解释:
会:领会,理解。只能心领神会,无法用语来表达
成语出处:
清·刘大魁《论文偶记》:“凡行文多寡短长,抑扬高下,无一定之律,而有一定之妙,可以意会,而不可以传。”
208

乐不可

成语拼音:
lè bù kě yán
成语解释:
快乐得无法用语形容
成语出处:
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大招》:“魂兮归徕!乐不可只。”
209

临别赠

成语拼音:
lín bié zèng yán
成语解释:
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
成语出处:
唐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临别赠,幸承恩于伟饯。”
210

落花无

成语拼音:
luò huā wú yán
成语解释:
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。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。
成语出处:
唐·司空图《诗品·典雅》:“眠琴绿阴,上有飞瀑。落花无,人淡如菊。”
211

立马万

成语拼音:
lì mǎ wàn yán
成语解释:
倚靠在马旁,马上写成一篇文章。形容才思敏捷。
成语出处:
宋 王十朋《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书》:“唐翰林应长庚之梦,世号谪仙人,立马万,而文章为天下之法。”
212

立扫千

成语拼音:
lì sǎo qiān yán
成语解释:
立:即时;扫:迅速掠过。比喻才思敏捷,文章写得快
成语出处:
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耽试》:“风檐寸晷,立扫千,可敬可敬!”
213

飞文

成语拼音:
liú yán fēi wén
成语解释:
蜚语。
成语出处: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是以群小窥见间隙,缘饰文字,巧丑诋,流飞文,哗于民间。”
214

蜚语

成语拼音:
liú yán fēi yǔ
成语解释:
毫无根据的话;多指背后议论、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。
成语出处:
《明史 马孟桢传》:“入主出奴,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蜚语,腾入禁庭,此士习可虑也。”
215

飞语

成语拼音:
liú yán fēi yǔ
成语解释:
见“流蜚语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修鳞》:“流飞语,何足凭信。”
216

风语

成语拼音:
liú yán fēng yǔ
成语解释:
蜚语。
成语出处: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五章:“蛤蟆滩曾经转播过生宝和这女人的流风语。”
217

混话

成语拼音:
liú yán hùn huà
成语解释:
无根据无道理的语。
成语出处: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!倒念了些流混话在肚子里。”
218

乱语胡

成语拼音:
luàn yǔ hú yán
成语解释:
胡说;瞎扯。
成语出处:
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一折:“省可里乱语胡!”
219

惑众

成语拼音:
liú yán huò zhòng
成语解释:
:无根据的话。指制造谣以欺骗、迷惑群众。
成语出处:
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今翟义、刘信等谋反大逆,流惑众,欲以篡位。”
220

冷语

成语拼音:
lěng yán lěng yǔ
成语解释:
冷:不热;冷淡;不温和。不直接表达其意;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。
成语出处:
宋 宝林《宝林禅师语录》:“山门疏,关着门,尽是自家屋里,何须冷冷语,暗地敲人?”
* 言的成语,带言字的成语,包含言字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