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开头的成语 (183个)

161

投于地

成语拼音:
zì tóu yú dì
成语解释:
投:抛掷。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
成语出处: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“盗大惊,投于地,稽顺归罪。”
162

我崇拜

成语拼音:
zì wǒ chóng bài
成语解释:
己崇拜己,盲目
成语出处:
163

我批评

成语拼音:
zì wǒ pī píng
成语解释:
己批判己的缺点等
成语出处:
邓小平《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》:“我们不但要有我批评的精神,还要有批评的精神。”
164

我牺牲

成语拼音:
zì wǒ xī shēng
成语解释:
为别人(或事)牺牲
成语出处:
陶铸《松树的风格》:“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我牺牲的精神。”
165

我作古

成语拼音:
zì wǒ zuò gǔ
成语解释:
己创始;不效法前人(作古:创始;创新)。指有所创新。
成语出处:
《唐大诏令集 贞观五年封建功臣诏》:“我作古,未必专依前典。”
166

惟至熟

成语拼音:
zì wéi zhì shú
成语解释:
惟:思、想。己考虑得已非常成熟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朝廷有法,惟至熟,有必不堪者七,甚不可者二。”
167

学成才

成语拼音:
zì xué chéng cái
成语解释:
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
成语出处:
邓小平《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》:“‘文化大革命’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,总有几百万吧。”
168

相矛盾

成语拼音:
zì xiāng máo dùn
成语解释:
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。矛: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;盾: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。
成语出处:
《韩非子 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169

惜羽毛

成语拼音:
zì xī yǔ máo
成语解释:
比喻为珍惜己的名声
成语出处:
170

新之路

成语拼音:
zì xīn zhī lù
成语解释:
罪犯己改正错误,重新做人的出路。
成语出处:
《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》:“豫悉见诸系囚,慰谕,开其新之路,一时破械遣之。”
171

有肺肠

成语拼音:
zì yǒu fèi cháng
成语解释:
肺肠:比喻心思。指做事有己的用心
成语出处:
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有肺肠,俾民卒狂。”
172

由泛滥

成语拼音:
zì yóu fàn làn
成语解释:
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,到处扩散。
成语出处:
邓小平《党的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》:“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,而任其由泛滥,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,后果就不能非常严重。”
173

由散漫

成语拼音:
zì yóu sǎn màn
成语解释:
不受限制和约束,不守纪律
成语出处:
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,在于小资产阶级的由散漫性。”
174

以为非

成语拼音:
zì yǐ wéi fēi
成语解释:
认为己的看法不对
成语出处:
175

作多情

成语拼音:
zì zuò duō qíng
成语解释:
以为或己想象己是人家的意中人
成语出处:
沈从文《八骏图》:“得到那个短信时,达士先生看了看,以为这一定又是一个什么作多情的女孩子写来的。”
176

不量力

成语拼音:
zì bù liàng lì
成语解释:
己不能正确估计己的力量。指过高估计己的力量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亲亲,不征辞,不察有罪。”
177

负盈亏

成语拼音:
zì fù yíng kuī
成语解释:
己负责盈利和亏损
成语出处:
178

今而后

成语拼音:
zì jīn ér hòu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179

今已后

成语拼音:
zì jīn yǐ hòu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180

绝于人

成语拼音:
zì jué yú rén
成语解释:
绝:断。己断绝了跟别人的关系。指做了对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
成语出处:
* 第一个字是自的成语,自字开头的成语,自字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