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字是一的成语 (106个)

41

家言

成语拼音:
chěng yī jiān yán
成语解释:
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。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韩愈传》:“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、太史公、刘向、扬雄后,作者不世出,故愈深探本元,卓然树立,成家言。”
42

儆众

成语拼音:
chéng yī jǐng zhòng
成语解释:
惩:惩罚;儆:警告。惩罚个人,以警戒众人
成语出处:
《清史稿·谷际歧传》:“若得惩儆众,自可群知洗濯。”
43

时,彼

成语拼音:
cǐ yī shí,bǐ yī shí
成语解释:
此:这;彼:那。时间不同,情况有了变化,不能相提并论
成语出处: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彼时,此时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”
44

头地

成语拼音:
chū yī tóu dì
成语解释:
宋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读轼(苏轼)书,不觉汗出。快哉快哉!老夫当避路,放他出头地也。”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头之地。后以“出头地”喻高人着。
成语出处:
宋·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读轼(苏轼)书,不觉汗出。快哉快哉!老夫当避路,放他出头地也。”
45

穿条裤子

成语拼音:
chuān yī tiáo kù zǐ
成语解释:
比喻两人关系密切,利害致,遇事持同样的态度
成语出处:
刘绍棠《田野落霞》:“你们穿条裤子,早编好了哄我的话。”
46

以终

成语拼音:
cóng yī yǐ zhōng
成语解释:
从:跟随;终:终身,辈子。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,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
成语出处:
宋·文天祥《刘良臣母哀辞》:“呜呼,全而生这之必全而归之,从以终兮尚得正,其何悲!”
47

卯二

成语拼音:
dīng yī mǎo èr
成语解释:
丁:通“钉”,这里指榫头;卯: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。丁卯合位,丝不差。形容确实、牢靠。
成语出处:
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要说个丁卯二,不许你差三错四。”
48

确二

成语拼音:
dīng yī què èr
成语解释:
明明白白,确确实实。
成语出处:
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69卷:“如今人持择言语,丁确二,字是字,句是句,便是立诚。”
49

事不如省

成语拼音:
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
成语解释:
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同“多事不如少事”。
成语出处:
《红楼梦》第四五回:“你说的也是,多事不如省事。”
50

事不如少

成语拼音:
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
成语解释:
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
成语出处:
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:“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,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,多事不如少事,弄得百事俱废,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?”
51

天和尚撞天钟

成语拼音:
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
成语解释:
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天算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
成语出处:
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二章:“我这就去当天和尚撞天钟,有什么不好的呢?”
52

望十

成语拼音:
dé yī wàng shí
成语解释:
得:取得;望:希望。才得分,就想得十分。形容十分贪婪
成语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日夜思算,得望十,得十望百,堆积上去,分文不舍得妄费。”
53

下西

成语拼音:
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
成语解释:
指做事无计划。比喻行动漂忽无定
成语出处: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:“使木板子东下,西下,撺这二百下子。”
54

知己,死可无恨

成语拼音:
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
成语解释:
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遗憾。能得到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。形容知音难觅
成语出处:
谢觉哉《知己难》:“所谓‘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’,‘得知己,死可无恨’。”
55

杯羹

成语拼音:
fēn yī bēi gēng
成语解释:
羹:肉汁。分给我杯肉汁。指分享利益
成语出处: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分我杯羹。”
56

大白

成语拼音:
fú yī dà bái
成语解释:
浮:违反酒令被罚饮酒;白:罚酒用的酒杯。原指罚饮大杯酒。后指满饮大杯酒。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善说》:“魏文侯与大夫饮酒,使公乘不仁为觞政,曰:‘饮不釂者,浮以大白。’”
57

大瓟

成语拼音:
fú yī dà páo
成语解释:
浮:违反酒令被罚饮酒;瓟:同“匏”,匏瓜。原指罚饮大杯酒。后指满饮大杯酒
成语出处:
清·朱彝尊《黄征君寿序》:“目击其先公之大节,具书于国史,先生之心,足以自慰,于介寿日,宜浮大瓟者也。”
58

劝百

成语拼音:
fěng yī quàn bǎi
成语解释:
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。意在使人警戒,但结果却适得其反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扬雄以为靡丽之赋,劝百风,犹驰骋郑卫之声,曲终而奏雅,不已亏乎?”
59

漏万

成语拼音:
guà yī lòu wàn
成语解释:
只说到点;漏掉极多。形容列举不全;漏掉极多。
成语出处:
唐 韩愈《南山》诗:“团辞试提挈,挂念万漏。”
60

之法

成语拼音:
huà yī zhī fǎ
成语解释:
指全体遵行、无例外的法令政策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 王充王符等传论》:“太叔致猛政之褒,国子流遗爱之娣,宣孟改冬日之和,平阳循画之法。”
* 第二个字是一的成语